当“致青春”的旋律响起,人们总想起操场上的白衬衫、梧桐树下的读书声。而对于杭锦后旗奋斗中学教师李国梅来说,青春是黑板上的粉笔痕、作业本上的红批注,是35年如一日站在讲台前的坚守,更是用一辈子做一件让生命持续燃烧的事——以教育家精神浇灌桃李,让教育的青春在一代代学子心中永远鲜活。
每天清晨6点10分,李国梅准时出现在操场边,用一道数学题开启学生们新的一天。“今天的问题是从你家到学校,车轮转过多少弧度?”十年如一日的“数学早安”,成了学生最期待的“晨光约定”。
高三备考最紧张的日子里,她每晚陪伴学生上自习。有次突遇停电,她举起激光笔在天花板投射解析几何图形。“看,双曲线是银河,椭圆是行星轨道,你们的梦想比宇宙更辽阔。”那方“教室里的星空”,至今仍被许多学生反复提起。
带过17届毕业班,她最骄傲的不是名牌大学录取率,而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光芒。“教育不是雕刻一块玉,而是点亮一盏灯。”这是她的教育格言。
2016届毕业生孙山越回忆:“您当年在我‘导数应用’题旁画的小火箭,让我决定研究航天器轨道优化。”那抹留在试卷上的红笔印记,成了他探索星辰的起点。
2010届毕业生塔娜如今也成了一名教师,她沿用着“会说话的作业本”,在学生作业里写下温暖的批语。“现在我也用您的方法守护我的学生。”她说。这份教育初心,在薪火相传中延续。
当学生把她的鼓励化作成长的动力,当青年教师说“我要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她的青春便有了最鲜活的延续。不是容颜不老,而是总有人因她而相信——“教育,能让世界更明亮。”
如今带着“银发教师”标签的李国梅,比任何时候都贴近青春。她把更多精力放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每周二下午集体备课结束后,她和青年教师围坐一起聊教育,从解题技巧到课堂互动。她总说:“我走过的弯路,你们别再走。”
她开放自己的课堂,也走进90后教师的课堂听课,笔记里写满“值得学习的新发现”。她发现某青年教师课堂关注前排学生较多,便送他一张特制座位表:“给每个名字画小星星——越是‘暗淡’的,越要主动照亮。”她常说:“真正的教育者,既要当永不熄灭的火把,更要甘心做点燃他人的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