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纲带目做实“六个行动” | “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旅游线路出圈又出彩
发布时间:2025-07-31 10:00:36 通讯员:黄超男 /文 乌汉毕力格 /图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以来,乌拉特后旗精心打造了“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穿越旅游线路,该线路成为横贯阴山南北、连通东西的绝佳路线。

“渡·阴山”沿线美丽的自然风光

作为自治区推出的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渡·阴山”先后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中国汽车旅行白皮书》2024版十大自驾旅游线路、《汽车自驾游》杂志、自治区十项自驾大草原主题活动、七条自驾旅游路线等,实现了全面出圈。

组织统筹强机制,构建品牌建设“四梁八柱”。乌拉特后旗旗委、旗政府牵头成立“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穿越线路工作领导小组,同时遵循“谁投资谁受益、谁运营谁管理、谁使用谁付费、先保护后开发”的基本原则,制定线路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构建起“渡·阴山”自驾旅游线路管理体系,实现了“规划—建设—监管”全链闭环。

在旅游旺季来临前,乌拉特后旗及时发布《关于加强“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旅游安全保障通告》《关于规范治理“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穿越线路的通告》,制定《“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游安全承诺书》,提前告知游客旅游活动存在的风险及救援保障服务程序。同时,旗委、旗政府委托具有资质的旅游公司为游客提供领队派遣、救援保障、登记报备等服务,全力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

全域布局塑筋骨,打造“两线联动”精品体系。“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游线路按照“自驾+康养+露营”融合的理念,打造以体验自驾优越性为主的哈日嘎那沟穿越线路。沿着这条线路,阴山的奇峻、河槽的蜿蜒、峡谷的幽深、沙漠的雄浑、草原的苍茫以及湖泊的澄澈等多样的地貌景观一一映入眼帘。同时,该线路还串联呼和温都尔塞外驿站、宝日汗图绿洲、蒙古包文博园等景点,形成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全域文旅线路体系。成功申报宝日汗图绿洲自驾车旅居车提升项目、“渡·阴山——探索北疆秘境”文旅品牌打造与推广项目,不断强化沿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赛事文化双赋能,激活品牌出圈基因。近年来,乌拉特后旗连续举办了8届“渡·阴山”汽车越野拉力赛和7场超百人的徒步活动,形成“赛事引流—游客体验—口碑传播”的良性循环,不仅提升了线路的知名度,更吸引了大批自驾游、徒步游爱好者,使“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游品牌初显锋芒。通过融合汽车越野、徒步挑战、冰雪运动等多元主题,打造全年无淡季的文旅IP,使“渡·阴山”品牌深入人心。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紧抓自驾游、户外探险游的发展风口,结合节假日等特殊时间节点举办具有草原民俗特色的发车仪式,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1万余辆自驾车及约3万名自驾游爱好者参与活动,游客接待数量翻番,有力地推动了该线路的发展,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创新实践树标杆,探索“三位一体”北疆模式。乌拉特后旗旗委、旗政府主导政策制定与资源统筹,企业负责市场化运营,通过公开招标引入具有丰富经验的旅游线路运营管理团队进行统一运营管理,形成标准化服务,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加大行业监管,积极协调林草、生态环境、农牧执法、文化执法等部门,统筹实现线路开发、服务保障、生态保护“三位一体”管理。

品牌跃升结硕果,书写北疆文旅新篇章。乌拉特后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方式,打造“渡·阴山”文旅品牌矩阵,不断提升乌拉特后旗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截至目前,接待“渡·阴山——探秘乌拉特后旗”自驾游车辆11万余辆,国内游客达27.7万余人。全旗接待游客457.62万人,旅游收入超20亿元,经济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文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乌拉特后旗通过“文旅创业扶持计划”,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681万元,带动沿线民宿、特色餐饮等经营主体,形成旅游交通、手工艺制作等完整产业链,实现文旅产业新增就业500余人,促进沿线文旅企业、集体经济收入达1200万元,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未来,乌拉特后旗将继续探索创新路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旅融合发展,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这里领略北疆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