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丨第三季度我市林草产业总产值超35亿元
发布时间:2025-10-10 10:31:07 记者:张杰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广林光、林药、林草、林旅、林禽等“林+”模式,大力发展酸枣、肉苁蓉等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第三季度,全市林草产业总产值达35.16亿元。

强化政策支撑,夯实发展基础。出台《关于促进全市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巴彦淖尔市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2年)》等政策性文件,设立2000万元专项奖励资金,全面调动社会各界参与“三北”工程建设及林草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十四五”以来,共争取产业化项目资金2280万元,重点支持经济林示范园、肉苁蓉产业链、林果精深加工等项目建设,推动沙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加强技术指导,助力提质增效。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分别在五原县、杭锦后旗建立经济林试验站,全面推广“西农栽培模式”。依托全市73个经济林示范园,组建知名专家教授、市县级林草专家服务团,实行“四级联包”机制,围绕果树栽培、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提质增效等进行“一对一”技术指导,已举办现地培训200多场次,服务面积达20余万亩。

释放生态红利,增进群众福祉。坚持以沙生绿、以绿兴业、以业富民,今年在磴口县、乌拉特前旗推动肉苁蓉、林果、酸枣等精深加工,研制生产苁蓉胶囊、肉苁蓉菁华饮、苹果汁、酸枣仁助眠膏等新产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林草产业带动了加工、储藏、包装、运输等行业,进一步提升了区域生产效能,增加了群众就业机会,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