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 | ​“书记讲给书记听”激活社区治理“新引擎”
——全市社区书记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交流培训暨社区“书记讲给书记听”集中宣讲活动侧记
发布时间:2025-09-30 11:11:31 记者:杨阳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社区作为党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凝聚民心的“关键阵地”。9月29日,在全市社区书记群众工作能力提升交流培训暨社区“书记讲给书记听”集中宣讲活动中,来自7个旗县区的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齐聚一堂,通过宣讲分享、观摩学习和交流互鉴,深入探讨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新方法、新路径,持续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走深走实。

登台传经“送实策” 互学互鉴启新思

破解治理难题、优化民生服务、凝聚群众共识……7名旗县区社区党组织书记先后登台,带着沾满“烟火气”的实践经验,分享社区治理的“金钥匙”。

“‘感党恩’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必须让群众从家门口的变化、口袋里的实惠、生活中的便利,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临河区金川街道江林社区党支部书记杨盼率先开讲,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核心,分享了社区的创新实践:组建由“两委”成员、党员骨干、退休教师、民族代表构成的“红石榴宣讲团”,创新采用入户式、活动式、课堂式、网络式“四式”宣传法,把抽象政策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家常话;建立“三本台账”精准对接群众需求,依托“能人智库”汇聚治理智慧,联合“红色合伙人”拓展服务资源,让社区服务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这些经验不是‘空中楼阁’,全是从实践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真招’,我们回去就能用!”台下,社区书记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低声交流,共鸣在倾听中不断升温。

“听各位书记讲怎么解决邻里矛盾、怎么优化便民服务,从中既学到了方法,也找到了差距。”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哈萨尔社区党总支书记李刚感慨道。作为台下的“学习者”,他对部分社区的“一站式”便民服务、场景化治理模式印象深刻:“回去后,我要把这些好经验和我们社区的‘廉政文化服务品牌’结合起来,把服务做细、把民心聚实,真正让党的好政策落到群众心坎上。”

杨盼在宣讲结束后坦言:“分享的初衷就是把好做法传出去,让更多社区受益。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群众工作的核心是相通的。希望通过互学互鉴,让更多优质治理经验落地生根,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碰撞,行动的方向在探讨中明晰。这场没有空泛理论、只有“实践干货”的宣讲,让在场的社区书记们直呼“管用”,更坚定了大家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信心。

从“书记讲经验”到“实地学方法”,从“台下听感悟”到“现场找差距”,这场集集中宣讲、现场观摩、视频直播、党群活动于一体的培训活动,不仅是一次群众工作能力的“大提升”,更是一次社区治理思路的“大拓展”。

在旗县区分会场,乌拉特前旗东风二社区党支部书记乔晓阳通过直播学习深受触动:“各位书记的实践案例,让我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有了更具体的理解。我将以先进社区为榜样,带领社区党员群众一起奋斗,让民生福祉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观摩取经“寻妙招” 实地研学促实干

带着“如何让社区治理更精细、民生服务更贴心”的思考,集中宣讲前,社区书记们走进临河区车站街道兴旺社区,实地观摩小区升级改造工程、文化宣传长廊、养老服务中心,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中寻找治理灵感。

曾经的老旧小区如今环境焕然一新,健身设施齐全,停车位规划有序,社区治理成果清晰可见。“我们始终坚持‘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改造前多次征求居民意见,改造中邀请居民监督,改造后引导居民参与维护,让社区真正成为大家的‘幸福家园’。”兴旺社区党支部书记徐荣的讲解,让在场书记们深受启发。

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或在休闲区读书看报,或在康复区锻炼健身,工作人员忙着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健康知识。这温馨的场景,正是兴旺社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动写照。

“社区养老服务不仅要‘有’,更要‘优’。兴旺社区的做法,为我们探索‘家门口养老’提供了很好的参考。”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团结社区党总支书记香霞说。

实地观摩让学习更有“实感”,也让差距与方向更加清晰。作为当天宣讲人之一的五原县北环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学敏坦言:“以往局限于本地工作,容易‘自我满足’,此次观摩让我看到了多元治理模式的优势。回去后,我要第一时间把学到的经验传达给社区‘两委’和党员,继续优化我们的‘邻里帮’志愿服务,带领居民一起把社区建得更好。”

秋意正浓,奋斗正当时。带着此次学习的收获与思考,全市社区书记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把“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转化为社区治理提质、服务升级的生动实践,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