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丨前旗:科技赋能 筑牢“绿色长城”
发布时间:2025-08-05 09:45:40 通讯员 : 谢佳卉 王泽浩 文/图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积极探索科技与林草资源保护的深度融合之路,用科技赋能森林草原巡查、生态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等领域,织密“天地一体”监测网,借科技之力全面提升草原资源保护效能。

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的瞭望塔

近日,走进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的监测室,防火办主任马仲慧正与工作人员通过智慧天眼视频监控系统,仔细记录着当天各个区域森林草原植被的密度、生长状况以及实时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综合分析和研判,全面、及时地掌握森林草原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森林草原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精准指导。“从2018年起,我们陆续在林草资源覆盖率高的区域及森林草原(火险)高风险区建成了10座瞭望塔,每座瞭望塔都配备了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设备,辐射半径5公里。我们执行24小时值班制,一旦发生毁林毁草及火险情况及时研判,第一时间通知苏木镇派遣护林员,同相关部门人员共同赶赴现场进行处置。”马仲慧说。

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还借助无人机,对森林草原开展定期巡查,通过屏幕,实时查看森林草原现状,让保护工作更加精准、高效。这些高科技设备,共同构成了森林草原监测的“前沿哨所”,为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生态安全隐患提供了有力支持。“森林草原地域广地形复杂多样,使用无人机巡查,能够拓宽巡查范围,提升监测效率,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对不同时期采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准确掌握森林草原的变化情况,同时无人机能够降低巡查成本,保障人员安全。”马仲慧说。

一直以来,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通过“科技慧眼”管控,对乌拉特前旗9个苏木镇重点区域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监控,能够迅速发现并取证毁林毁草、违规放牧等破坏林草资源的违法行为。这种科技监控手段,不仅提高了林草资源保护的效率,也实现了精准打击,为林草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守护森林草原,是一场科技与人力协同作战的“持久战”,既需要无人机的“千里眼”,也离不开护林员的“铁脚板”。乌拉特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巧妙构建了“空+地”“人+技”的立体巡查体系,通过人工巡查、张贴宣传单、向周边农牧民发放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快速、准确、全方位、常态化地开展巡查巡护工作,有效提高了农牧民对草原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的意识,让保护生态的理念深入人心,为森林草原撑起了一把永不褪色的“安全伞”。“我们有护林员132人,每月森林草原巡护不少于22天。同时,发动周边群众,群防群控,发现毁林毁草案件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我们及时处理。”马仲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