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哈太嘎查,只见5辆施肥机正在紧张作业,伴着隆隆机声,水溶化肥被精准均匀地洒在草场上,空气中弥漫着牧草的清香。
“巴彦淖尔市2024年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乌拉特中旗56万千瓦风电项目总体治理具有沙化趋势草原11.2万亩。其中,川井苏木5.1万亩、新忽热苏木6.1万亩。”该项目经理苏建光说。
围封禁牧+施肥、围封禁牧+施肥+补播……经过修复的乌拉特草原多种植物回归,补播的小叶锦鸡儿、冰草已生发出绿色嫩芽。
发芽的小叶锦鸡儿、冰草
“7月29日,我们正式开工,补种了一波耐旱品种,补种后正好赶上下雨,目前植物已经长到6厘米高。”看着草场上冒芽的植被,苏建光笑着说。自项目开工以来,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针对该项目区实际情况,通过围封禁牧+施肥、围封禁牧+施肥+补播等综合治理措施,按照以水定植原则,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选用多年生抗旱草种小叶锦鸡儿、冰草等,通过机械条播与穴播相互配合的方式,对退化程度严重的裸斑地块进行补播,恢复植被。
“预计经过3年治理,这里的植被覆盖率将提高10%~15%。”苏建光满怀信心地说。
据了解,乌拉特中旗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生态治理项目涉及川井苏木、新忽热苏木7个嘎查,通过项目实施,将有效改善项目区退化草原的生态环境,恢复土壤养分,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该旗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模式,带动当地农牧民参与工程建设,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