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老街焕新记
发布时间:2025-11-14 10:58:14 通讯员:刘宝明/文 杨永旺/图 编辑:费鹏昊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爱心义卖、月饼大赛、观赏石宝玉石展览……一场场活动催热了河套文化街。今年以来,这条承载着城市记忆的老街,正悄然完成一场由内而外的美丽蜕变。而这背后,离不开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代表小组的持续关注、精准监督和有力推动。

在河套文化街举办月饼大赛

河套文化街曾是临河区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业态同质化严重、空间利用率低下、运营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日益凸显,老街渐失往日光彩。如何让老街在保留城市记忆的同时焕发新生,成为亟待破解的难题。

今年8月,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科教文卫代表小组及相关专家深入街区,开展实地调研。在认真听取街区焕新升级方案汇报后,代表们充分肯定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群共创”的创新模式,认为其打造“集书画奇石古玩交易、非遗活态传承、数字艺术实验、社区文化客厅于一体的复合型文化地标”的定位准确可行,提出要坚守河套文化特色、健全社区参与机制、完善可持续运营模式等建设性意见,为方案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

9月2日,代表小组再次来到河套文化街开展“回头看”督查。自治区、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协同联动,形成监督合力,严格对照问题清单,逐项核查整改成效——从环境卫生到停车管理,从空间优化到业态升级,全面检视工作进展。代表们提出要深化文化特色融入、完善长效运营机制、加强资源联动等具体意见,强调各责任单位明确分工、压实责任,重点推进空中飞线整治、入口及停车场改造等工程,推动“纸上蓝图”加速转化为“街巷实景”。

9月20日,代表小组第三次来到河套文化街实地调研,紧扣“实地查看、现场议事、靶向发力”三大主线,聚焦街区“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细致检查环境整治与空间优化进展情况,现场协调解决设施配套、游览路线等具体问题。为进一步提升街区文化内涵与吸引力,代表们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对接市观赏石珠宝玉石协会,策划在国庆期间推出奇石展销、古玩市集、书画雅集等系列文化惠民活动,通过设置奇石鉴赏、传统书画体验等环节,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与获得感,让街区焕新成果可感可及,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在各级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河套文化街重新焕发生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渐次展开,为街区注入新的发展动能。10月28日,由解放街道阳光社区领办的内蒙古火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正式在河套文化街投入运营。该公司以“星火相传,文润河套”为宗旨,通过盘活社区资源、运营文化街区、开展非遗展演等举措,在传承河套文化的同时,为居民创造“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形成了“社区办企业、企业惠民生良性发展模式,成为基层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与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河套文化街的转型升级之路,是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代表小组依法履职、助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从实地调研到跟踪问效,从破解难题到赋能提质,代表们始终与街区发展同频共振,以扎实履职推动蓝图落地。立足当下,随着基础设施短板的加快补齐,空间提质、业态升级、数字赋能、品牌打造等重点任务深入推进,街区发展格局日益清晰。放眼未来,河套文化街将加快建设成为“留得住城市记忆、引得来消费人流、树得起特色品牌”的高品质文化街区,真正成长为彰显河套文化魅力、点亮河套文化品牌的“金色名片”,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