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新华镇:统种共富 齐绘“丰”景
发布时间:2025-11-11 16:35:27 通讯员:高舒 许芷瑄 丁凯 文/图 编辑:费鹏昊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深秋时节,临河区新华镇新乐村600亩白菜复种基地迎来丰收。田地里,数十名工人正弯腰忙碌着,他们有的手持镰刀麻利地砍断菜根,有的蹲在地上快速剥去外层老叶,露出白净的菜帮;不远处,两辆吊车伸展着机械臂,将装满白菜的尼龙袋稳稳送进四轮车斗,车斗里的白菜堆成小山,不时传来工人的吆喝声和车辆发动的轰鸣,一派丰收的热闹景象。

白菜丰收

新乐村党支部书记薛志强站在田埂上,指着连片的白菜地说:“今年合作社流转的600亩土地在小麦收割后全部种上了黄心白菜,每亩产量1.2万斤左右,总产量达3600~3700吨!”得益于新乐村的统一规划,开春时节,新乐村联系镇里农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来指导种植,秋天成熟了又帮着对接订单,根本不愁卖。另外,新乐村的众兴圆农民专业合作社从春种到秋收全程提供服务,全年用工量超2000人次,村民日均收入200元。土地流转后,村民既能拿租金,又能来合作社打工,拓宽了增收渠道。

这几天白菜集中采收,合作社雇用了周边60多名村民。新乐村三组村民徐英说:“我每天在这里挣180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太省心了!”徐英自家种了20多亩地,空闲时她便来合作社打工,今年她在合作社就挣了两万多元,比外出打工划算多了。

“这些白菜不仅能鲜卖,还能做成酸菜!”包头市韩氏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韩喜军蹲在菜地里,拿起一棵黄心白菜撕开,“我们和村里合作,将白菜腌制成酸菜售卖,目前600亩复种白菜已进入加工阶段。”据悉,新乐村计划将复种面积扩大至2000亩,未来三年,该村还要建一个标准化酸菜加工厂,打造新乐村自己的腌制品牌,让村民既能种菜,还能进厂当工人。

这背后,是新乐村对“统种共富”模式的探索:通过土地流转实现“统种、统管、统收、统售”,建成日烘干300吨的“粮食银行”,既解决了粮食仓储难题,又为村集体增收27万元。截至目前,该村已累计流转土地3600余亩,辐射带动1.6万亩耕地纳入市级粮食科技示范基地,“土地入股+就业”让村民实现“双收益”。

从麦后复种的“小尝试”,到产业链延伸的“大规划”,新华镇正用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品牌打造的“组合拳”,书写着农村生产方式创新的生动答卷。

下一步,新华镇将继续创新生产方式,从“卖原菜”转向“卖加工品”,依托现有合作社和企业合作的基础上,发展酸菜、腌菜等特色农产品加工,谋划“特色加工”发展新篇章,通过延伸产业链,让麦后复种不仅是一季增收,更能成为四季富民的长效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