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智慧农场亮出“黑科技”
发布时间:2025-11-07 09:14:56 记者:张静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智慧农场的玉米田里,无人驾驶收获机正高效运转,庞大的机身在地头灵活自主转向,精准完成收割、转向、路径规划与进度调控,全流程行云流水。在近日举办的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智慧农场创建中关键智能技术装备研制与应用”项目推进会现场,与会人员的目光被这台高效精准的无人驾驶收获机牢牢吸引。技术人员介绍,无人驾驶收获机融合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全程无人操作,既提高了收割效率,又降低了损耗。

另一侧的田间,无人驾驶拖拉机耕地整地、无人自走式植保机变量施药等一一进行了展示,其中植保机效率较传统人工提升3~5倍。气吸式电驱精准播种机可以实现“一粒一穴”精准播种,既提高了粒距一致性,又减少了种子消耗。

这些装备的应用,正是“智慧农场创建中关键智能技术装备研制与应用”项目成果的生动体现。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项目首席专家赵春江介绍说:“巴彦淖尔玉米智慧农场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升级了生产模式,通过大数据贯穿‘耕、种、管、收’全环节,以智能决策替代经验判断,让生产更精准。二是提升了农机作业质量与效率,引入的智能化农机装备,实现了无人化作业,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目前已节省人工成本约150元~200元每天、节约农资成本50元每亩以上,肥药利用率显著提高。三是引领了巴彦淖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项目以人工智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传统农业,更契合国家农业强国战略,具有广泛示范意义与推广价值。”

今年,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依托“1+10+N”科创平台,聚焦肉羊、硬质小麦、农机装备制造、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链,截至目前,立项项目20个,争取科技专项资金5572万元。在成果转化方面,推动羊油和辣椒资源深度融合及精深加工技术、超(亚)临界提取向日葵等功能性成分关键技术、羊肉即食方便食品集成开发、食品用羊皮绿色脱毛脱膻关键技术研发与装备集成应用等技术科研成果在农高区集成转化,开发覆盖食品加工、大健康、日化三大产业方向20余款高附加值产品;华蒙肉羊、科河699分别入选2025年国家优良品种和主导品种名录。农作物新品种“科河711”已通过国家西北春玉米区国审。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食葵LJ370、油葵LJ198已通过国家登记,巴农科1号紫花苜蓿已通过自治区登记;瘤胃胶囊技术入选2025畜牧业数智化典型案例,初步与中国疫控中心达成合作并推广;标准体系上,肉羊技术创新中心已完成华蒙肉羊6项地方标准的编制。

在创新能力建设上,推动向自治区申报硬质小麦生物育种与营养功能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肉羊技术创新中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组建专家库吸纳218名专家,为智慧农业提供人才支撑。

“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一核心主线,截至目前,累计推进70个重点攻关项目。无人农场、智慧牧场及中农大的大科学装置已顺利建成并投入运营,成为农高区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标杆。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科技创新,围绕招商引资、产业示范等六大工程开展重点突破,力争年内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示范引领及总产值提升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农高区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巴彦淖尔国家农高区党工委书记王晓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