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磴口县:以高质量发展激活区域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1-07 08:45:16 通讯员:季敏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磴口县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在生态治理保护、优化产业结构、激活工业动能、促进文旅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绘双赢画卷

以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生态兴则文明兴。磴口县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境内沙漠面积42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7%,是“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的主战场和前沿阵地。近年来磴口县委、县政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因地施策、因害设防,将黄河岸线区域作为“几字弯”攻坚战“一号高地”,全力打造300华里防风固沙林带。通过光伏+生态分区治理、科技引领等方式,累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16万亩,林草覆盖度提高到41.4%,向黄河年输沙量降低到150万吨左右,减少97.9%。

与此同时,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同步激活沙区经济活力。目前,全县已接种肉苁蓉14万亩,年产鲜品670吨;种植甘草1.4万亩,年产值超1.1亿元;葡萄、巴旦木等沙生作物种植规模达数千亩,沙产业年产值近亿元,实现“治沙”与“富民”双赢。

兴现代农业

以绿推动产业规模成型

走进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城关村温室大棚,暖意裹挟着清香扑面而来,连片的瓜藤顺着支架向上舒展,枝繁叶茂,圆溜溜的反季节华莱士瓜缀满枝头。有的瓜身已泛出浅黄,透着成熟的温润;有的还带着青涩,沉甸甸地坠弯了藤蔓。城关村党支部书记马维东穿梭其间,察看瓜的长势。“城关村利用村集体土地种植反季节温室华莱士瓜,这几天刚开园上市。目前地头上市价稳定在每公斤100元。按亩产500公斤左右计算,预计这批瓜能为村集体带来超2万元收入。”马维东说。

近年来,为带动农牧民致富增收,磴口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增效”的思路,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激活高标准农田活力,推动绿色高效发展。全县种植甜瓜产业5万多亩,发展有机优质牧草25万亩、道地中(蒙)药材14万亩等,建成优质粮油基地100万亩。以“守住一罐奶”担当领航,建成规模化奶牛养殖场48座,奶牛存栏18万头、年产鲜奶90万吨,年产值超百亿元,获“中国沙漠有机奶基地”称号,“圣牧全程有机奶”更是全国唯一获欧盟与农业农村部“中绿华夏”有机双认证的奶业品牌,实现了“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域有机产业链发展。

强低碳工业

以绿驱动企业迅猛发展

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储能集中建设项目是我市首个集中规划的储能建设区,项目占地2300亩,可容纳2000万千瓦时储能项目。目前,2024年建成的60.5万千瓦/141万千瓦时电源侧独立储能项目已转入市场化运行;今年新建的3个储能项目合计容量560万千瓦时,投资额35.74亿元,现已全部开工,计划年内实现全容量并网投运,预计年放电量可达18亿千瓦时,实现税收1.6亿元。其中,蒙能40万千瓦/16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项目作为自治区科技“突围”项目,其配置的1兆瓦/5兆瓦时中长时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将为全钒液流中长时储能技术的推广应用树立标杆。

磴口县作为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重要部分,先后引进能源企业21家,建成新能源电站26个,装机规模达540.8万千瓦。预计“十五五”期间,磴口县新能源装机规模将突破1400万千瓦,全力打造内蒙古西部新能源产业发展高地。

拓生态旅游

以绿激发产业蓬勃活力

近年来,磴口县立足地域优势,积极打响文旅品牌,将治沙奇迹、黄河文化、兵团记忆与沙漠风光深度融合,以“沿河、沿山、沿沙”三大线路为核心,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环节,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体验之路,持续做好“旅游+”与“+旅游”文章。

目前磴口县旅游景点30余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处,国家湿地公园2处,国家地质公园6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1家,先后获评中国休闲渔业旅游魅力县、研学旅游名县、休闲自驾旅游名县、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多项殊荣,“百湖之乡 魅力磴口”金字招牌熠熠生辉。今年1—9月,全县共接待国内游客130.83万人次,同比增长7.6%,实现国内游客总花费4.9亿元,同比增长11.5%。

谋民生福祉

以绿书写幸福生活篇章

产业的蓬勃发展,最终要落脚于百姓的幸福生活。截至目前,磴口县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24个,共建成供热管网114公里、供水管网236公里、排水管网80公里、排污管网79.9公里,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391.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6.5%,建成5个口袋公园,人均公园面积18.4平方米。优化城镇社区布局,新建团结社区,增设基层治理单元,配套养老便利功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包银高铁等交通干线穿境而过,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均完成目标任务,在光伏板下的种植基地里,农牧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特色农产品的产业链上,合作社让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旅游景区的服务岗位中,越来越多本地人吃上了“生态饭”,切实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今年,我家附近建起一个口袋公园,每天早上来散散步,锻炼身体,下午坐在椅子上和朋友们聊天晒太阳,真是方便。”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居民孙凤霞笑呵呵地说。

面向“十五五”,磴口县正以“治沙”筑生态底色、以“农业”固发展根基、以“光伏”焕发绿色动能、以“文旅”拓宽增收路径,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笃定前行,持续书写绿进沙退、粮丰业兴、光储并茂、景美人欢的生动答卷,为巴彦淖尔高质量发展注入“磴口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