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纲带目做实“六个行动” | 乌拉特中旗:“三大攻坚年行动”赋能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4 10:41:46 通讯员:梁震英 编辑:费鹏昊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以来,乌拉特中旗深入开展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环境优化“三大攻坚年行动”,对不适应发展需要的体制机制、方法模式,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构建起全新高效的运作体系。一股跳起摸高、干事创业的火热激情在乌拉特中旗持续蔓延。

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厚家底”。一切围着项目干,一切聚焦项目转。乌拉特中旗将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全旗谋划项目234项,已开工166项,完成投资近60亿元。

为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乌拉特中旗开展重大项目包装策划和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专项行动,建立重大项目前置服务机制、重大项目前期手续集中审批机制、开展“上门审批服务”行动,推行“拿地即开工”模式,优化项目签约至建成投产期间的所有手续办理环节,压茬推进各类前期手续,加快项目落地进程。有针对性地制定前期手续办理方案,一企一策,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和责任制,专人盯办、帮办代办,为项目落地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次日后,一并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施工许可证》,整个办理过程由过去将近1年时间压缩到3个月以内,真正实现了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度”。

招商引资攻坚年行动,“引凤来”。乌拉特中旗主动变招,亮出一套全新打法——全领域分赛道招商、“一把手”领衔式招商、市场化专业化招商、驻点专场招商、人才科技协同招商等。

乌拉特中旗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多次接待来考察的客商、推介投资环境,并带队前往京津冀、长三角开展领航招商。围绕农牧业、工业、文化旅游业、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等领域组建14支招商工作组,每个工作组每月在外招商不少于14天。今年以来,各工作组走出去75批次,对接553家企业;请进来77批次,对接210家企业。举办招商引资活动共计8次,邀请483家企业,与35家企业达成合作。1—9月份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5个,上报到位资金56.1735亿元,完成任务的80%,同比增长1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量排名全市第一。

环境优化攻坚年行动,“提效能”。环境优化,是乌拉特中旗打出的一张“王牌”。乌拉特中旗把2025年确定为“环境优化攻坚年”,紧扣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六个行动”部署,主动为企业“疏堵”、给企业“减负”,为企业发展“赋能”。

乌拉特中旗组建专业团队为54个重大项目提供“保姆式”服务,覆盖工业、农牧、新能源等领域。在推进乌拉特中旗农产品产地冷链仓储集配中心建设项目落地过程中,乌拉特中旗各部门对该项目进行联合预审,并联审批,原本需要8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审批流程,1个工作日就全部完成,为项目建设节省了宝贵时间。

乌拉特中旗推行“前台综合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开发“中意办”政务平台,推动22个国家重点“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落地落实,1167项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全区通办”,新增各类市场主体2027户,工程建设项目细化为14类标准化流程,全流程网办率达100%。创新“拿地即开工”“四证齐发”模式,鹰虎煤泥综合利用项目仅用27天完成从立项到不动产登记全流程,刷新自治区审批纪录。为持续提升“服务温度”,旗级领导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行动,深入项目现场办公。27个部门“一把手”以企业身份体验办事流程,推动材料精简、时限压缩。专业培训赋能队伍,成立“优化营商环境研习社”,邀请全国政务改革专家授课,打造懂政策、通流程、精服务的专业化团队,为改革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