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五原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综治中心为核心阵地,创新打造多元化特色调解室,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为县域社会和谐稳定注入强劲动力。从县级综治中心的专业工作室到乡镇综治中心的“接地气”调解点,一个个特色鲜明、效能突出的调解平台,正成为守护群众幸福生活的“第一道防线”。
县级综治中心:专业引领,破解高频纠纷难题
在县级综治中心,4支特色调解力量各司其职、精准发力,针对婚姻家庭、物业等高频纠纷领域,提供专业、高效的调解服务,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古郡和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室是化解家庭矛盾的“温暖港湾”。调解室以女性调解员细腻、耐心的优势,聚焦婚姻危机、亲子矛盾、家庭财产分割等问题,通过情感疏导、法律讲解、案例引导等方式,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化解“疙瘩”。自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20余件婚姻家庭纠纷,让众多濒临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为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物业纠纷调解室则是破解小区“烦心事”的“专业帮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该调解室整合法律、物业行业等专业人才,围绕物业费缴纳、物业服务质量、公共设施维护等常见纠纷,搭建起物业与业主之间的沟通桥梁。通过实地走访、多方座谈、依法依规调解,有效化解了150余件物业纠纷,推动小区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提升了居民的居住幸福感。
“杨晔工作室”与“王玉生工作室”则凭借个人丰富的调解经验和专业素养,成为县级综治中心调解工作的“中坚力量”。工作室以个人名字命名,不仅是对调解员工作能力的认可,更增强了群众对调解工作的信任度。工作室聚焦各类复杂疑难纠纷,通过“一对一”沟通、多方协调、法理情相结合等方式,成功化解了170余件矛盾纠纷,为县域社会稳定贡献了重要力量。
乡镇综治中心:因地制宜,打造“接地气”调解品牌
在乡镇层面,五原县各综治中心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土资源,打造了一批充满乡土气息、贴近群众生活的特色调解室,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
胜丰镇的“退休法官老苏调解室”,凭借老苏多年的法官职业经验,成为当地群众信赖的“法律靠山”。老苏退休后,发挥自身熟悉法律法规、善于分析案情的优势,积极投身基层调解工作。面对邻里纠纷、土地矛盾、债务问题等,老苏总能以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耐心的沟通技巧,为当事人讲解法律规定、分析利弊得失,引导双方依法理性解决矛盾,有效减少了诉讼案件的发生。
塔尔湖镇的“司法所所长老张调解室”,依托老张在司法行政系统的工作经历,成为乡镇调解工作的“重要窗口”。老张作为司法所所长,不仅熟悉基层司法工作流程,更深入了解当地群众的需求和诉求。调解室聚焦乡镇常见的矛盾纠纷,通过联合村委会、派出所等部门,形成调解合力,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快速化解,为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套海镇的“老兵调解室”,以老兵们忠诚担当、作风硬朗的品质,成为基层调解工作的“特殊力量”。老兵们退役不褪色,充分发挥自身在群众中的威望和号召力,积极参与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调解工作。他们以军人的正直和坦诚,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用朴实的语言讲道理、摆事实,引导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有效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展现了老兵的责任与担当。
天吉泰镇的“蒙古族雄伟调解室”,充分考虑当地蒙古族群众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成为服务少数民族群众的“贴心平台”。调解室以蒙古族调解员雄伟为核心,配备熟悉蒙古语言和文化的工作人员,针对蒙古族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采用蒙古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运用民族文化中的和谐理念进行调解,有效维护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谐。
新公中镇的“乡贤调解室”,依托乡贤在当地的威望和影响力,成为基层治理的“乡土智慧”。乡贤们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乡规民约,深受群众的尊重和信任。调解室通过邀请乡贤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充分发挥乡贤在群众中的桥梁纽带作用,运用乡规民约、道德伦理等方式,化解邻里矛盾、家庭纠纷,让矛盾在“熟人社会”中得到妥善解决,传承了良好的乡土民风。
银定图镇的“老干部老罗调解室”,以老干部老罗丰富的工作经验和群众工作能力,成为乡镇调解工作的“宝贵财富”。他凭借在乡镇工作多年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工作经验,能够快速了解矛盾纠纷的症结所在,通过与当事人谈心谈话、协调相关部门等方式,有效化解了多起矛盾纠纷,为乡镇的和谐稳定发挥了余热。
无论是县级综治中心的专业调解室,还是乡镇综治中心的特色调解点,都是五原县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这些调解室的打造,不仅整合了全县的调解资源,形成了“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调解工作格局,更让群众在遇到矛盾纠纷时,能够找到便捷、高效的解决途径,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下一步,五原县将继续加强各级综治中心特色调解室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调解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让更多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化解,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五原、法治五原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