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是太暖心了,一年仅各类补贴就能领3万多元,我和孙女的生活彻底有了保障!”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尔镇新惠社区居民付五子拿着网格员送来的“党的惠民政策补贴暖心账”,眼眶泛红得连连称赞。

驻村工作队队员到田间地头了解农户种植业发展情况(资料图)
账本上清晰明列付五子享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奖励补助(失独家庭)每年9540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每月585元,其孙女享受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每月1857元,一笔笔“暖心账”,让祖孙俩真切感受着党的温暖与关怀。
近年来,乌拉特后旗积极推行“用心制册、贴心算账、实心办事”的“三心工作法”,深化“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通过精准化暖心服务,推动惠民政策直达基层、服务贴近民心,让群众真正懂政策、享实惠、知党恩。
用心制册,惠民政策“一看就懂”
乌拉特后旗紧扣“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全面梳理医保报销、养老保险、计划生育、教育资助、种植养殖等52项惠民惠农政策,每项政策的补贴标准、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及咨询电话均清晰标注,线下通过社区集中宣讲、惠民活动定点发放,线上通过“今日乌拉特后旗”微信公众号陆续推出“惠民政策一件事”系列报道36期,苏木乡镇各级宣传平台积极转发至农牧民、社区居民,让惠民政策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组织党员干部到农村、牧区、社区讲政策算细账80余场次,发放“党的惠民政策补贴暖心账”10400余册,让群众直观知晓“党有哪些好政策、自己能享哪些好实惠”。
“党的政策真是好,帮我们家减轻了生活的压力!”呼和温都尔镇居民闫洪泉聊起自己家享受的补贴深有感触。他的儿子是一级听障残疾人,每月能稳定拿到三笔补助:790元城乡低保A类、100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0元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这些补贴不仅大大减轻了其家庭经济压力,更让他的儿子树立了积极生活的信心。
贴心算账,惠民补贴“一算就清”
“自家的账算明白,才知党的政策好。”乌拉特后旗结合不同群体需求,推出“一对一”定制化算账服务。针对农牧户,工作人员精准核算粮食补贴、草原生态保护奖补等“增收账”;针对老年人,细致梳理养老金、医保报销等“保障账”……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让群众真正明白“好日子源于党的好领导”。
在巴音宝力格镇五支渠村,村“两委”联合驻村第一书记对全村脱贫户、监测户开展全覆盖走访。工作人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兜底保障等重点,对照《乌拉特后旗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帮扶政策“明白纸”》,结合每户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解读;同时详细了解农户生产生活状况、收入支出明细及当前面临的困难,确保政策讲解“精准对味”。截至目前,全旗共计发放到户产业奖励56户93.33万元、庭院经济奖励29户16.08万元。产业奖励的精准发放不仅为农户发展注入资金活水,更激发了村民主动参与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的热情,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了鲜活动力。
实心办事,惠民服务“暖到心头”
政策落地的关键在“办事”,群众满意的核心在“实效”。乌拉特后旗各级党组织以惠民政策宣讲为抓手,广泛征集群众急难愁盼,梳理形成“诉求清单”,联动相关部门、嘎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及志愿服务队,通过精准对接、综合协调、高效解决,对民生项目,协调加快建设进度;对群众办事需求,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对政策咨询、矛盾纠纷,现场解答或跟踪办理,用实际行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身边。
日前,乌拉特后旗就业服务中心的党员们走进巴音宝力格镇塞上社区,开展“民族团结‘手牵手 双服务’送岗暖心头”主题活动。党员们以“政策解读+本地案例”的形式,面对面为群众答疑解惑,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这样接地气、送温暖的志愿服务,各级党组织已累计开展1030余场次,受益群体达6000余人,党的好政策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直达群众身边。
今后,乌拉特后旗将以实际行动持续深化“三心工作法”,以更精准的政策解读、更贴心的服务举措、更务实的办事成效,推动“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