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特前旗乌拉山镇锦绣园小区聚焦党建引领,构建“四方共治”体系,创新推行“五会联调”机制,实现民意直通、问题共商、决策共议,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全方位提升服务质效和温度,为老旧小区治理找到最优解,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居民乐享小区改造成果
“我住进锦绣园小区20年了,算是最老的住户。2021年小区改造后,变化真是太大了!”在居民马玉峰家中,谈到小区的变化老两口打开了话匣子,“现在安全保卫升级了,围墙、护栏都装上了,供热管道全换了新的,以前冬天家里冷得待不住,现在有的住户还嫌热。住着越来越舒适了!”
建于2005年的锦绣园小区,共有4栋楼房20个单元,现住219户623人。改造前,由于管理费用问题,小区留不住物业,陷入“无人管”困境,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损坏严重,群众怨气挺大。为了扭转这一困局,乌拉山镇创新治理模式,于2014年7月整合小区内23名退休和流动党员成立党小组,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并聘用部分业主成立了物业管理机构,约定了物业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开启了自主管理模式。
2021年,在旗住建局的支持下,小区物业服务机构正式注册成立,走向了规范化、专业化管理道路。物业经理加入党小组,又吸纳部分党员进入公司,物业公司变身为名副其实的“红色物业”,成为紧密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和力量。同年,锦绣园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中,党小组积极与物业、业主委员会成员和群众沟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探讨小区改造方法,与群众共同商议决定,较快完成了“水电暖网路”等各项改造任务。同时,听取群众意见新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和党群活动室,设置了图书室、台球室、棋牌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完善了小花园、智能化充电设备、智能化门禁系统等各项设施,并对小区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改造后的小区道路整洁,花木葱茏,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华丽转身。
改造是基础,治理是关键。锦绣园小区以党建为核心,搭建起“党支部+业委会+红色物业+包联单位”的“四方共治”体系。在这一治理体系下,包联单位的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常态化开展“送理论、送文化、送物资、送服务、送温暖、送文明”六送服务。“居民各方面的生活条件都改善了,比如说供暖、水电还有环境建设,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锦绣园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李贵平说。
在党员示范引领与“四方共治”模式带动下,小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被充分激发,大家捐钱捐物改善设施,主动参与事务管理,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由小区妇女组成的锦绣园小区巾帼志愿服务队,以及由共建单位党员、居民、物业联合组成的服务队,定期开展各类服务,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不仅让小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还为居民营造出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也将小区居民紧紧凝聚在一起。
同时,锦绣园小区还创新推行“单元、楼栋、小区、网格、社区”的“五会联调”机制,小区重大事项及处理物业纠纷矛盾,共商共议。几年来,小区的公共设施维护、管道漏水等一系列矛盾问题都在协商议事中成功化解,群众和谐相处,真正实现小区共建共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