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 | 巴彦淖尔:守护民生温度 托举万家幸福
发布时间:2025-10-20 16:26:44 记者:周悦 编辑:费鹏昊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以来,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从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保障等关键领域发力,一批民生项目加速落地、惠及民生,用实实在在的变化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耕耘就业沃土  播撒希望之种

清晨的临河区农牧民工服务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格外醒目——实时滚动的岗位信息、动态更新的求职者数据……蒙速云工平台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上跳动的数据流,破解了“企业用工难”与“群众找工作难”的双重痛点,实现了用工流程全闭环监管。“蒙速云工平台依托先进技术与创新机制,构建了全流程、智能化的就业服务体系。”临河区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李海军说。

近日,家住杭锦后旗双庙镇的香萍和工友们在乌拉特后旗44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施工现场忙着种植梭梭。“项目建设过程中,从光伏板的安装、基础建设,到如今的生态治理阶段,都为当地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项目实施以来共用工1500余人次,主要从事光伏治沙项目。”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蒙西分公司项目副经理刘明达说。

管产业就要管就业、促消费就要促就业、上项目就要扩就业。

今年以来,我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与就业协同机制高效运转,重点扶持150户优质中小企业,新认证302个家庭农牧场,新增44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新建设施农业开工1.93万亩,带动1185人投入设施农业建设、生产,38家肉牛肉羊智慧牧场开工建设,通过产业联结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普通农牧户5600户。同时,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对938家“四上企业”、279家农牧业龙头企业、156家新业态企业、96家协会企业、204个重大项目和21个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开展岗位信息归集。截至8月底,我市城镇新增就业6601人,完成目标任务7500人的88.01%。其中,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2.6万人,完成目标任务11.9万人的105.86%。

构筑养老“暖巢”  守护幸福晚晴

每天中午,临河区北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银发餐厅总会飘出阵阵饭香,取餐台上整齐摆放着荤素搭配的菜品,老人们手持餐卡有序排队取餐。北环街道社区党支部还成立“银发送餐队”,为行动不便的居民和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一个电话就送餐上门,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接过热气腾腾的午餐,84岁的独居老人樊大爷激动地说。

崭新且丰富多样的娱乐设施、先进的理疗仪器……近日,惠民社区金川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全面升级改造并正式投入使用,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更加专业化、个性化、便利化的养老服务,满足了辖区内老年人丰富多元的养老服务需求。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扎实推进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等项目,推动民政服务从“兜底保障”向“品质提升”跨越。

截至目前,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共完成家庭建床1903张,开展居家上门服务3037人。全市共建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60个、日间照料中心5个,苏木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1个、村级养老服务站195个;现有各类养老机构60个、床位7479张,医养结合型机构16家,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60对,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多层养老服务需求。

打造安居“港湾”  温暖万千家庭

“暖气开得早,家里的温度也高,每天回家都热乎乎的。现在小区里还配备了供热‘双管家’,有啥问题可以及时联系。”今年1月,临河区金秋华城小区居民李春家经过“温暖工程”改造家里暖和多了。“早前听说要大力推进‘温暖工程’,让大家温暖过冬,当时没当回事,如今切实感受到了。”李春说。

“今年小区的18栋楼楼顶全部做了防水,更换了顶楼护栏、外墙进行了粉刷,楼道内的墙壁也进行了粉刷,还新增4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加装了监控、门禁……可以说,从里到外全面改造一新,都赶上新小区了。”光明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王来宽说,“小区实施改造工程后,居民们眼见着一日一新的变化,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今年以来,我市以“绣花功夫”系统化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投入3.3亿元,启动49个小区改造工作,预计惠及居民1.4万户。同时,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扎实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扩面提质温暖工程,让群众的供暖温度由“达标”向“舒适”提升。

从“基础保障”到“品质提升”再到“幸福升级”,今年,我市共实施民生类重大项目53个,涉及城市功能、道路交通、教育惠民、医疗保障等多个重点领域。眼下,各地紧盯项目关键节点,强化调度协调,确保重点在建项目按计划完成,加速推动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