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蒙古马精神丨马背上的“守边人”
发布时间:2025-10-14 09:31:47 记者:张杰 杨青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日,在乌拉特中旗川井苏木的边境线上,“马背护边队”队员们迎着风沙策马巡边,马蹄每一次踏地都掀起略带草香的泥土。

2023年6月,乌拉特中旗川井边境派出所成立了“马背护边队”,有队员17人、马17匹,配备1名队长和1名教导员。由于川井苏木辖区连接其他乡镇交通方便,辖区人员流动量大,加之路况复杂,多以草场和丘陵为主,好多地方路不好走,因此,“马背护边队”便成为这些地区最好的守护者。自成立以来,“马背护边队”踏晨露、迎风沙、伴星归,用缰绳在191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编织着有温度的边境守护网。

马背宣讲  他们将政策与温暖及时传递

“咱们今年的草原补奖,跟去年有几个不一样的地方……”近日,在为川井苏木牧民讲解最新的惠民政策时,“马背护边队”队长佟建忠用“拉家常”的方式开场。队员们也纷纷加入,把“生态保护红线”换算成“咱们牧场上能长多少草、能养多少畜”,把“补助发放流程”讲解成“钱从哪来、啥时候能发到卡上”。没有照本宣科的“僵硬”,只有将政策融入日常的温暖对话,大家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而轻松。

边境地区地广人稀,许多居住在偏远牧点的牧民信息相对闭塞。“马背护边队”充分利用巡边入户的契机,承担起了“政策宣讲员”的角色。

“以前想了解新政策,得跑很远去苏木(乡镇)上,还不一定及时。现在好了,护边队的同志们每次来都给我们讲得明明白白,就像‘及时雨’一样,太贴心了!”牧民乌云格日乐笑着说。

急难相助  他们是草原上的“万能帮手”

“前段时间,我们这里暴发山洪,有家驻地企业的皮卡车因不熟悉道路被困在山沟里,还很难确定准确位置开展救援,是我们‘马背护边队’协助警方找到了他们,最终帮助他们脱困。”佟建忠告诉记者,“当时受困车辆已经大部分被淹没,受困人员只能站在车顶上等待救援,情况十分危急。山洪湍急,机动车辆进不去,这个时候我们马匹机动灵活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帮助年老体弱的牧民修理棚圈、运送过冬草料;巡边时为偏远牧户捎带生活必需品和药品;遇到车辆陷在沙地或雪地里,奋力相助……“马背护边队”不仅是边境安全的守护者,更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万能帮手”。“马背护边队”的马蹄印,深深烙在了边境线的每一片土地上,也烙在了牧民们的心里。

忠诚守护  他们在北疆建起移动“屏障”

在川井苏木,“马背护边队”不仅是边境派出所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更是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体系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基层“神经末梢”。截至目前,“马背护边队”累计开展边境踏查巡逻3000余公里,向边境派出所汇报情况300余条,有力维护了边境安全。

常年与护边队并肩作战的川井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乃日说:“我们和护边队员是‘一家人’。他们及时反馈的一线情况,为我们研判形势、精准布防提供了重要依据。他们不仅是护边员,也是情报信息员、矛盾调解员和法律宣传员,是我们延伸出去的‘移动警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