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 | 巴彦淖尔:追“风”逐“日” 向绿而行
发布时间:2025-10-13 10:45:47 记者:杨青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光伏产业势头强劲,发展快速;风电产业动能澎湃,增速显著;储能产业蓄势待发,前景广阔……今年以来,我市紧抓国家建设黄河“几字弯”清洁能源基地重大机遇,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追“风”逐“日”,阔步前行,交出一份亮眼的绿色答卷。截至8月底,全市电力总装机达1899.42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达1659.1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87.35%,较“十三五”末实现跨越式增长,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动能日益强劲。

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支撑。今年以来,一批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清洁能源项目加速落地,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8月11日,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投资23.65亿元的绿色甲醇项目开工,标志着我市首个落地实施的风光制氢制绿色甲醇一体化项目正式建设。该项目总投资69.74亿元,新建风电85万千瓦、光伏20万千瓦,配建储能系统15.75万千瓦/31.5万千瓦时,设计年制氢能力5.4万吨,所制绿氢与当地生物质资源耦合每年可生产绿色甲醇40万吨,开启了我市新能源综合利用新篇章。

当前,乌拉特前旗苏计沙地200万千瓦光伏治沙基地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设计总容量2000兆瓦,配套建设3座220千伏升压站,计划年底前建成并网发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可达29.6亿千瓦时,发出的绿电输送至蒙西电网后,再传输到千家万户。”项目经理杨武强介绍。

近日,在市、旗两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在乌拉特中旗投资建设风电制氢氨醇项目。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年产60万吨绿色甲醇,二期建设年产40万吨合成氨,目前项目前期工作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总投资约为189.2亿元,总体规划建设3吉瓦风电,所发电力80%以上用于电解水制绿氢,通过生物质气化耦合绿氢每年制取绿色甲醇60万吨、绿氨40万吨。

伴着机械的轰鸣声,一个个清洁能源项目落地开花,巴彦淖尔大地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

近年来,我市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全力发展以风电、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引进70余家新能源领军企业,累计建成风电场51个、光伏电站56个、独立储能电站2个、国家级示范光热电站1座。今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产业投资项目达54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6.4%。其中,新能源电力项目达3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倍,较上年同期加快106.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45.6%,拉动全部投资增速31.4个百分点。

激活绿色发展引擎

绿色动能澎湃,转型步伐铿锵。今年以来,我市依托资源优势,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将无限风光资源转换为绿色产业、变成“绿电宝库”。

在磴口县蒙能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区,纵横交错的草方格形成一张金色的巨网,将流动的沙丘牢牢锁住,一片片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宛如一片片蓝色的“海洋”伫立于乌兰布和沙漠之中,板下一株株、一簇簇沙生植物生机勃勃。去年年底,该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项目投产后,年均发电量达32.7亿度,营业收入达8.2亿元,年可节约标准煤107万吨。”内蒙古能源集团磴口县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负责人马泉山介绍。

9月14日,国内首批规模性采用10兆瓦发电机组的单体最大陆上风电项目——内蒙古能源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镇,共采用150台10兆瓦风电机组。“项目全容量投运后,预计年可发电54.4亿度,实现产值13.05亿元,减少标准煤燃烧16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8万吨。”内蒙古蒙能宏风能源有限公司甘临风电场场长丰明月说。

从单一能源开发到多元竞发,我市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愈发清晰。

近年来,我市坚持系统谋划、链式布局,全力发展以风电、光伏、储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不断塑造绿色发展新优势。今年上半年,全市规上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8%,高于规上工业增速32.5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发电增长29.1%,新能源装备制造增速高达86.9%。

推动产业“链上成景”

“链”上发力,新能源装备制造聚势腾飞。今年以来,我市立足风光资源优势,不断推动新能源产业从“点上开花”到“链上成景”,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前不久,临河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中车时代电气巴彦淖尔基地一期光伏逆变器生产项目投产。此次投产的320千瓦光伏逆变器具有高效发电、安全可靠、电网友好等核心优势,基地生产车间已具备月产500台的产能,产品主要供应蒙东地区,同时满足本地及周边省份市场需求。该项目的投产完善了临河区风光氢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标志着临河区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今年8月,巴彦淖尔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首台套11兆瓦风电机组正式下线。巴彦淖尔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由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集团内部其他产业集团及合作方共同投资建设,分两期推进。首期项目于去年8月开工,今年8月逐步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将具备年产200套高端大型风电整机、300套大型风电驱动链和500台风电高端电控系统制造能力。二期项目规划包括风电发电机制造、风电叶片等复合材料循环再造项目,以及光能、储能、氢能等核心部件制造产业。“一期项目满产后,仅风电整机年产值就可达10亿元,税收可达2500万元,能拉动当地100余人就业。”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总经理李鹏说。

在远景蒙新集团巴彦淖尔大型风电叶片制造基地叶片生产车间,4条生产线马力全开,上百名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作为远景蒙新集团的核心项目,该基地总投资3亿元,具备年产400套(1200支)100米以上超大型复合材料智能叶片及产业配套能力,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风电叶片制造基地与已投产的远景蒙新集团巴彦淖尔智能风机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主机+叶片’双链驱动,目前已吸引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初步形成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联盟。”基地总经理侯兆云介绍。

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为我市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按下了“快进键”,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实现“加速跑”。

近年来,我市坚持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协同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吸引发电机、齿轮箱、轴承、铸件、电池片、光伏玻璃、逆变器等一批高价值配套产业聚集,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聚成势,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牵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道路越走越宽。目前,三一重能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远景蒙新集团巴彦淖尔大型风电叶片制造基地、上海电气高端装备智造零碳产业园、晶澳淖尔5吉瓦高效光伏组件项目、锦峰重工风电塔筒项目等新兴动能正加速蓄势聚力。今年上半年,我市风电装备产业链实现产值13.5亿元,同比增长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