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丨头茬香瓜二茬菜 两茬收入真不赖
发布时间:2025-10-09 09:31:23 通讯员:谢佳卉 王泽浩 刘燕杰 文/图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采摘豆角

近日,在乌拉特前旗先锋镇地标产业园5000亩设施大棚内,二茬蔬菜迎来采摘热,嫩绿的豆角、青翠的螺丝椒、油亮的油葫芦……这片曾以白梨脆香瓜闻名的土地,正通过“瓜菜轮作”的模式,将单季种植演绎成四季丰收的田园诗篇,奏响了乡村振兴的“四季丰收曲”。

一大早,武玉芬便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熟练地将刚采摘的豆角装袋、称重,等待着包头的商贩前来收购,她笑着给记者算起了“幸福账”:“今年我种了豆角、辣椒、油葫芦、青椒好几种菜。豆角价格最好的时候能卖5块多6块一斤,一天多的时候能摘3000斤左右。从9月份一直卖到11月初,今年大棚收入挺可观,又是一个丰收年。”

与此同时,在瓜菜市场,包头收购商蔡小飞正将种植户们送来的油葫芦、豆角过秤装车。“先锋镇种出来的菜,品质和品相都挺好,在包头市场很畅销,根本不愁卖,这几天我每天都来,菜供不应求。”蔡小飞说。

据了解,先锋镇自2018年探索“香瓜+蔬菜”的轮作模式,将土地利用率提升至200%。白梨脆香瓜和蔬菜凭借优良品质,双双获评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实现了从“一季瓜”到“四季收”的转变。每年头茬白梨脆香瓜抢先上市,售空后,7月开始种植二茬蔬菜。如今,蔬菜品种已经发展到十几个,逐渐向精细化迈进,市场也更加广阔。

“我们村去年大棚种植整体核算下来,亩均收益达到17000元。今年按目前的菜价来看,亩均能达到20000元。现在我们村种植设施农业的农户占到了三分之一,通过设施农业的种植和带动,一部分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近务工,基本每天能挣200元。”先锋镇先锋村党支部书记吴先锁说。

如今的设施农业,早已不是简单搭个大棚遮风挡雨,而是集智能设备、科学管理于一体的高效种植模式,帮农户跳出“靠天吃饭”的局限,把“菜园子”种成“聚宝盆”,成为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也在不断续写着乡村振兴的丰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