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临河区:打造肉羊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25-10-09 10:25:43 记者:黄景莲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目前公司每天屠宰加工肉羊3000多只。我们自建有年可出栏肉羊60万只的养殖基地以及年加工肉羊150万只的屠宰分割线,实现了从牧场到车间的无缝对接和产品的全程可追溯。”草原宏宝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还密集布局冷链配送网络,覆盖了全国一二线城市,并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线上热销。

草原宏宝公司是临河区肉羊全产业链发展的缩影。据了解,临河区有引黄灌溉耕地217万亩,年种植玉米80万亩,年产玉米籽粒60万吨,年产农作物秸秆145万吨。依托资源优势,临河区近年来积极发展现代肉羊产业,肉羊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逐年提升,形成了饲草种植、肉羊良种繁育、育肥、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循环经济体系。

全产业链的稳健运行,首先依赖于养殖端的扎实根基。近年来,临河区肉羊养殖规模稳中有升。截至今年8月底,临河区肉羊存栏193.52万只,同比增长3.11%,良种覆盖率达75%,出栏217.75万只,同比增长4.2%。

养殖环节的扩容升级,催生了对饲料供给的规模化需求。近年来,临河区饲料产业集群成形,培育了富川、科河等一批本土龙头企业,引进了广东海大、大北农、北辰等行业龙头饲料生产加工企业,现有饲料生产企业32家,年设计生产能力190万吨。今年1—8月,饲料总产量达38万吨。

与此同时,临河区屠宰加工能力突出。现有羊定点屠宰企业28家(占全市的41.18%),设计能力为1019万只(占全市的50.2%)。今年1—8月,屠宰加工肉羊212万只,生产羊肉5.94万吨,涉及5个大类、160多个羊肉产品,销售至国内大型商超。

在主产品价值充分释放的基础上,临河区肉羊产业进一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推动羊副产品“变废为宝”、开发利用提档升级。富健源、草原鑫河、蒙元宽等食品企业深挖羊油、羊皮价值,开发以羊尾油为原料的婴幼儿护理产品和火锅底料用油、烘焙用油、羊皮食品,日生产羊油产品50吨左右,生产冻干羊肉粉丝汤、肚包肉等15类产品1042吨。其中,富健源公司通过与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了羊油产品,并将羊尾油进行深加工,研制出化妆品原料产品,极大提升了羊尾附加值。蒙元宽公司联合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突破羊皮食品化技术壁垒,研发出以羊皮为主要原料的“羊筋道”系列休闲食品,让每公斤羊皮的利润从10元增长至50元,有力推动了羊皮食品化产业发展。

今年以来,临河区已完成羊皮食品化加工12.5万张,实现产值9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