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原县:跨越发展携手共进 民族团结你我同行
发布时间:2025-09-30 09:48:03 市民委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五原县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促进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开创了政治上团结统一、经济上繁荣发展、文化上兼容并蓄、社会上互嵌融合、治理上共治共享的新局面。目前,全县共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1个,自治区模范集体6个、模范个人5个,市级模范集体7个、模范个人8个;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7个、市级示范单位84个、县级示范单位115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6个,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2个。

五原新貌

五原县税务局同心亭

五原诗词园

葵花成为五原各族群众增收产业

抓思想 固根基

五原县始终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始终坚持将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工作纳入县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督查检查考核计划,纳入“三定”方案,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纳入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政治考察、巡察内容、实绩考核,体现到县域发展、政策措施制定、项目建设之中,与各项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2024年至2025年上半年,共召开4次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推进会暨民委委员全体会议,出台《五原县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五原县2025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和理论政策研究工作方案》《五原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模范集体、个人推荐、联审、考察机制工作方案》《五原县关于建立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政策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三个意义”的审核、评估、清理制度》等多个方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实。健全组织调度、系统推进、综合研判、监督考评、动态管理、条件保障等机制,形成了建立共同体理念、共同体行动、共同体意识渐次融合的顶层设计体系。

五原县各地坚持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等纳入镇村(社区)干部学习计划、“三会一课”、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积极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增进民族团结。结合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等,组建宣传小分队为各族群众提供民族政策和法律咨询,发放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材料,切实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群众知晓率。秉持在运用上出实招、在发展上求实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推行“民族团结+乡村振兴”,擦亮特色产业金招牌,全力推进向日葵、糯玉米、黄柿子、灯笼红香瓜等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构建线上线下同步发力的多元销售渠道,促进乡镇经济产业快速增长、民族团结事业蓬勃发展。

同时,将各族群众享受的党的惠民政策列清单、拉明细,主动上门与各族群众点对点、面对面聊变化、说政策,让各族群众心里有本惠民政策“明白账”。以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目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团结融入村规民约及家风建设之中。统筹村民“微治理”、新时代文明建设、巾帼志愿服务、优秀家风传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体推进,构建民主和谐、公正法治、诚信友善的文明新风尚。同时通过网格员推行村(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让各族群众主动参与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农村房屋风貌改造、和美乡村建设等工作,共商共谋本村发展思路,不断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民族团结力量。

抓宣传 重引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营造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浓厚氛围,五原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提高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

以“两月一周”为契机,组织全县100余家单位参加集中宣传活动。为各族群众代表发放慰问品,向12个社区赠送党的民族政策学习宣传资料,县直各相关单位通过展出展板、现场咨询等形式与各族群众面对面宣传交流,同步开展爱心义诊、义务剪发等活动。县乌兰牧骑为各族群众送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节目。印制民族团结宣传纪实册、“十个一”工程宣传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折页、创建工作宣传海报、中华文化符号宣传海报、应知应会手册,发放到各乡镇社区。在村组的主要路口、社区居民楼内张贴宣传海报,提高各族群众对创建工作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全县共制作宣传标语1300多条、展板950块、道旗600余组、大型宣传牌60多处、大型墙体亮化标语15处、印刷墙体标语300余处、张贴海报8000多张,出租车和私家车车体宣传1500余辆、公交车车体宣传79辆,基本做到城乡干道、公共场所、重点企业、现代园区、行政事业单位等全覆盖。县纪委监委、县人民检察院、县税务局、县第一完全小学、县第二完全小学、12个社区都制作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工作视频,增强创建工作的宣传氛围,提升社会面的知晓度。组织开展为期3天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方位推动“模范自治区”建设专题培训,有效提升各族干部群众对“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认同感和知晓度。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原县中小学生“石榴杯”主题演讲比赛,让各族青少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理解,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打造世纪大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条街,从八里桥到鸿鼎市场道路两侧安装石榴造型铁艺道旗290块(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内容占比50%)。五原县六大出口处、古郡诗词文化园路东、蒙商银行十字路口、摩尔城十字路口、荣丰办事处养殖园区处设置永久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铁艺雕塑10处。高速公路刘召出口擎天柱两处、212省道和合元擎天柱一处设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展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行线路高标准示范点已达到26个。

抓创建 筑同心

五原县大力实施“籽籽相拥·同心筑梦”“十个一”工程。“同唱一首歌”,歌曲《中华民族一家亲》《永远的赞歌》《五原,我心中的眷恋》《五原颂》,唱出了各族群众的情和义,唱出了河套历史的源与流。“共演一台剧”,歌舞剧《那面旗帜那年烽火》,集中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众志成城、浴血奋战,以血肉之躯筑长城的雄壮史诗。“创作一批数字文创产品”,制作了7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公益短视频,推出了以五原向日葵、灯笼红香瓜、黄柿子、金草胡羊为代表的“萌宝一家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动漫人物微信表情包。“选树一批典型事例”,推出了高德全“战沙一生”、郭建忠“当好各族群众勤务兵”、蔺俊连“做民族团结公益使者”等一批“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典型模范。“举办一系列主题活动”,精心举办以“籽籽相拥·同心筑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军民团结一家亲文艺晚会、青少年民族团结绘画展、讲好红色故事等系列活动。“打造一个主题公园”,把主线主题、中华文化、精神谱系、红色血脉等内容有机融合,精心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公园。“建设一个传习场所”,打造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体验和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杭哈”民歌民族传习所3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传习所1处,让各族群众在“各美其美”的震撼中感受“美美与共”的认同。“创建一条精品线路”,以“民族团结+文化”“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为方向,打造了一批可看、可听、可学的示范精品,形成了“忆初心、共发展、寻融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行研学线路26条。“共建一条同心创业街区”,依托全区首批非遗特色街区(五原印巷),构建集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为一体的,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的创业就业服务圈。“展陈一个主题场馆”,加强对河套农博馆、五原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和展陈内容的全面“体检”,打造主线突出、内涵丰富、融合紧密的宣教阵地。

大力实施“红石榴+”工程,评选了一批“红石榴”社区、学校、企业、服务窗口、就业服务站等。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N”机制,出台进机关促团结为民、进企业促繁荣发展、进社区促和谐友爱、进乡镇促乡村振兴、进村组促共同富裕、进学校促同心筑梦、进宗教活动场所促文明和谐、进连队促鱼水情深、进网络促守望相助、进景区促文旅融合“十进十促”等政策措施。

抓“三交” 促团结

运用“五原青年”公众平台,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引导各族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组织学校开展“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等主题活动,激发各族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与远航教育机构合作,投资50万元,在五原印巷打造各族青少年交流研学基地,预计区内外年交流人次达8000,进一步提升“五原印巷”旅游品牌影响力,实现旅游业发展与各族青少年综合素质提升、民族团结进步的多重目标。

申报新华社区、祥和社区、旧城社区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试点项目,设立“民族工作服务平台”“红石榴窗口”等,累计为2200多名少数民族群众解决就业问题。持续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大力实施“三心”工程,做好“中华民族一家亲”等走访慰问活动。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新路径。

积极探索“古郡文化+农业+文创+旅游”模式,推出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旅游路线,将五原县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民族团结教育有机结合。成功举办2025年中国旅游日暨五原印巷开园三周年庆典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体验。

抓产业 强支撑

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强化民族地区经济基础支撑能力。组建“五大产业”专项工作组,全链研究、专班推进。加快建成兴农进出口贸易加工园,高质量运营河套向日葵产业集群,打造向日葵产业百亿级联合体。全面推行鲜食玉米“五统一”种植管理,建设标准化基地5万亩,培育优质企业10家,积极申报鲜食玉米产业集群,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建成胡羊核心种羊场,新建扩建春园满、宏泰三期等规模养殖园区3个,运营好羊肉小镇,积极开发羊肉熟食、羊毛制品、羊皮加工等新产品,全面提升肉羊产业化水平。稳定运行润海源肉鸡全产业链一期项目,力促二期屠宰、熟食加工、肉鸡养殖场建成投产,在肉鸡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启动运行黄柿子加工园区,新增设施农业3000亩,建成锄禾园区育苗中心,建设灯笼红香瓜、黄柿子、朝天椒等单品园区10个,辐射带动果蔬种植20万亩,在果蔬精深加工上破题开局。有序壮大奶羊、肉牛、中草药等特色产业,构建多极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以发展促民族团结进步、以民族团结进步促发展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带动民族地区增产增收,促进各民族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守望互助、共享发展红利。

本版文图由市民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