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日齐嘎查乌拉特民歌传习所,笔者立刻被一阵悠扬的歌声所吸引,传习所的演员们正在排练经典民歌《聚福》。
2014年,为了守护乌拉特民歌这一草原文化瑰宝,乌拉特民歌传习所
“传习所成立之初,首要任务就是抢救濒危的乌拉特民歌资源,我们组织团队深入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草原牧户,走访高龄乌拉特民歌传承人,用录音、录像、文字记录的方式,完整留存《鸿雁》《黑缎子坎肩》等经典民歌的演唱技巧、歌词含义及其背后的民俗故事。通过抢救性整理,为乌拉特民歌建起了‘文化档案’。”乌拉特民歌传承人图·苏雅拉图介绍。
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时代,乌拉特民歌传习所打破文化边界,积极投身各类比赛,以赛为媒,让古老的乌拉特民歌在舞台上大放异彩,让民族团结的旋律传得更广。2023年,乌拉特民歌传习所组织人员参加了中蒙文化艺术交流大赛,并荣获团体金、银牌;2024年,在第108届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大赛中获得团体金奖;2025年,在“红心永向党·颂歌献祖国”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全国文艺汇演中荣获优秀奖;“一带一路”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韩文艺展演中,乌拉特民歌与世界各地文化艺术碰撞交流;“魅力乌拉特”西部民歌会上,传习所的演员们在创新中赋予乌拉特民歌新的生命力……
“乌拉特民歌传习所的成立,不仅让古老的草原旋律得以延续,更让它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连接不同民族的文化纽带。在传习所的推动下,乌拉特民歌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文化’,而是成为各族群众共享、共传、共爱的精神财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鲜活的文化力量。”图·苏雅拉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