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是乌拉特中旗税务局的一名普通退休干部,也是20世纪60年代国家困难时期集中安置到
在爱的氛围中成长的“国家的孩子”
20世纪60年代,三千多名孤儿被送到内蒙古由牧民领养,张健在这期间被送到当时的
从张健记事时起,这个家便给了他无私的爱。他的养父母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在养父母的精心呵护与悉心栽培下,张健从小就养成了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行。良好的家风、养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张健的性格。那时各行各业号召支援农业,张健养父动员单位职工自愿积肥,每年春耕前集中送往附近的蔬菜地。张健也经常为集体做好事,在校期间,他联系了几名要好的同学,利用休息日,连续两年粉刷教室墙壁和打扫教室。
1971年冬天,12岁的张健去家附近的井打水,邻居家的孩子在井边玩耍,突然脚下一滑就顺着井边的冰坡滑落到了井里,张健冲到井边,将辘辘上的绳子放下,安抚井下的孩子,让他不要怕,抓住放下的井绳。在张健的引导下,落水的孩子抓牢井绳,张健用尽全力把孩子救了上来,获救孩子的父母对年少的张健感激不已。
1975年总排干会战时,张健还是一名高中生,学校派学生到石兰计公社参加会战,张健积极参与,他不畏困难,表现突出,被评选为参加会战的学生代表中的劳动模范。
1977年,张健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旗里刚成立的拖修厂工作,当机修工。车间里的一个女工友在操作机器时,一条辫子绞进飞速旋转的机床里,辫子、连带着一块儿头皮被生生扯下。情况危急,张健从车间里找了一辆人力手推车,与另外两名工友轮流推车,将受伤的女工友送往两公里外的旗医院。由于抢救及时,受伤的女工友得以转危为安。
1978年他参加工作后,单位组织职工到建成不久的温根水库抢险,张健由于表现突出,获得好评。
2002年2月9日,正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张健要到海流图镇西边的蔬菜大棚购买年节用的新鲜蔬菜,于是前往住在附近的熟人王茂荣家,打算约他一同去。彼时王茂荣邻居家跑出一个满身血迹的男人,边往外跑边大喊救命,张健和王茂荣循着呼救声到了邻居家,看到了邻居家的两个大人两个孩子都已经倒在了血泊中,行凶者拿着菜刀站在院中,张健同王茂荣先把行凶者的刀夺下,通知住在附近的警察将人控制,并把4名伤者用自己的小车送往医院。事后获救的一家人给张健拿来了1000元作为感谢,张健分文未取。
在工作岗位上,张健的热心肠是出了名的。“非典”那年,他由乌拉特中旗川井税务所调到了石哈河税务所,为了打开工作局面,让税法深入人心,他自费印制税法宣传手册,并将税法的宣传内容印到了学生的作业本上,共为学生发放了1000多本这样的作业本,在学生和家长中扩大了税法的影响。
坚持公益奉献爱心
自从得知自己的身世,“上海孤儿”这个特殊的身份在张健的脑海里扎下了根。
为了感恩国家的大爱,张健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公益奉献爱心。他到税务部门工作后,在单位的支持和鼓励下,努力搞好辖区工作,单位或所在地区每有捐款捐物、向灾区奉献爱心等活动,他都积极参与。
2019年,他从工作岗位上退休,很快便融入了社区志愿者组织的活动。2021年,
2023年4月,由税务部门具体操办,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当年来到乌拉特草原的15个“国家的孩子”及他们的后人进行了来到乌拉特草原后的首次聚会。聚会后,张健出面与公安部门沟通,为每个人采集了DNA样本录入大数据库,以便日后找到他们的亲人。
“五老”工作站成立后,立即引起了全旗各部门的关注,各学校和机关单位邀请张健用亲身经历讲述“三千孤儿入
立起工作站的牌子后,张健也被增选为乌拉特中旗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委员。张健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的孩子解决实际问题,排忧解难。工作站成立后,为已经征集到的融入乌拉特草原的“国家的孩子”整理了各自的人生经历和故事以及收养他们养父母的基本情况。在征集各自的情况时,对有特别困难和有特殊要求的人,张健除协调相关部门外,还会自己出资,为他们解决困难。苏和
2024年春节前夕,工作站为了表示对困难家庭“国家的孩子”的关爱,由张健个人出资,购买粮、油和赠送春联,对分散在各处的10户“国家的孩子”及他们的后人进行了慰问。
2024年6月,经工作站组织的在乌拉特中旗的“国家的孩子”进行的信息采集和DNA比对有了重大突破,有5名“国家的孩子”有了初步的比对结果,其中能够准确确定身份的是张健和苏和
2024年2月,张健被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市优秀“五老”称号,7月被市委组织部门评选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截至目前,张健找到了16名曾在乌拉特中旗居住和生活过的“国家的孩子”。通过公安部门的数据对比,其中有7人比对成功,包括张健在内的3人找到了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