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五原县天吉泰镇南美白对虾现代养殖示范园区看到,41栋标准化拱棚整齐排列,连体养殖棚矗立其间,14个露天养殖池完成改造,仓储区也在加紧建设中。这片占地210亩的园区,总投资225万元,预计全年可产出活虾15万斤,年产值超400万元,成为当地农民稳定增收的新引擎。
养殖负责人刘玉亮介绍,虾苗从海南空运而来,经过10天的“淡化”处理和20天的标粗后,分至棚内或外塘进行养殖。“单棚年产量约3000斤,每斤售价在25元到30元,纯利润超过3万元。活虾销路畅通,目前已实现出水4小时内直达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城市。”他一边算着收益,一边感慨,“真没想到,昔日的盐碱荒地,如今成了‘金窝窝’。”
顾客刘四女提着刚买的虾,满意地说:“虾特别鲜活,口感甘甜。我这已经是第二次来买了。希望能一直买到这样优质的‘河套虾’。”
据了解,园区创新采用“政府建设、集体所有、企业运营”的三方联动机制,整合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和县级衔接资金225万元,成功盘活了毛家桥村的闲置盐碱地,每年可为3个村集体带来14万元收入。“我们通过政府牵头基础设施投入,让企业‘轻装上阵’,让村集体资源被有效激活,实现了‘1个园区、3个集体、多户受益’的统养共富目标。”天吉泰镇二级主任科员高二平说。据介绍,收益将专项用于脱贫户、监测户帮扶和公益事业,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园区坚持“轻资产、智能化”运营理念,企业可“拎包入驻”,仅需投入虾苗、饲料和水电就能开展养殖。目前,高标准供氧、自动投料、给排水系统已全面启用,近期还将上线智能管理平台,实时监测水质、水温、溶氧等指标,推动养殖进一步向标准化、规模化升级。“我们将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规范管理,为企业提供安心、可靠的生产经营环境。”天吉泰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李建国说。
下一步,园区计划扩展至400亩,并申请“河套虾”商标,持续提升品牌竞争力与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