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中旗:庭院经济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5-09-05 10:27:23 通讯员:康乐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今年,乌拉特中旗各苏木(乡镇)立足自身庭院基础条件,统筹规划产业布局,科学设置庭院功能,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各具特色的小庭院正在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7月中旬,川井苏木“庭院经济、庭院金鸡”项目启动,5个嘎查(行政村)的40户牧民免费领到了标准化鸡笼及优质鸡苗。白同嘎查牧民达布拉根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之一,他将领回来的50只鸡苗安置在自家门前的草场上。“把小鸡养在院子里,闲置的地方就派上了用场,光鸡蛋就能增加一笔收入。苏木派人手把手教我们养殖技术,我肯定能把小鸡养好。”据了解,参加庭院养鸡项目的40户牧民每户每年可以收获鸡蛋7500枚,直接增收至少1.1万元。

此外,川井苏木还因地制宜实施了“戍边蔬香行动”项目,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建设蔬菜大棚,不仅帮助牧民群众实现了从“吃菜难”到“吃好菜”的转变,还能将多余的蔬菜售卖补贴家用,绿意盎然的菜圃成为牧民家门口的“微经济”发动机。

发展庭院经济的意义,远不止于增收层面。德岭山镇为村民统一发放了“123小苹果”、早熟梨等果树苗8000多株,推广“果树+家禽”种养结合,利用家禽的粪便给果树施肥,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间找到平衡点。

在温更镇,“草原过牧、草畜失衡”难题也找到了破解之道。返乡创业大学生李胜家的草场适宜载畜量仅为125只羊,超过这一数量就会影响生态环境。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李胜通过调研,开发了肉兔养殖项目,利用肉兔养殖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通过饲养100只母兔,每年纯利润约为15万元。

温更镇还依据各嘎查各户不同的经济状况、养殖经验,积极探索“适宜载畜量+特色庭院种植”模式,全力推广肉兔、绒山羊、肉驴等特色养殖,以生态约束倒逼产业升级,实现“绿进沙退、民富草丰”。

在乌加河镇农家小院里一排排玉米随着收割机的轰鸣被装入运输车,运往企业的加工车间;石哈河镇农牧户种植的大蒜面积超200亩,沙拉木素蒜成为各色美味的点睛之笔……庭院经济热潮正焕发出蓬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