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穿透薄雾,甘其毛都口岸的中蒙边境线上,满载煤炭的货车如银色的“钢铁长龙”有序穿梭。作为全国对蒙最大的公路口岸,这里日均入境车辆约1500辆,既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通道”,也是草原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近年来,甘其毛都口岸管理委员会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在保障能源动脉畅通的同时,创新绿色物流、升级智慧基建、厚植民生福祉,为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甘其毛都口岸
绿色物流
从“燃油轰鸣”到“电驱静行”的
转型突破
在甘其毛都口岸出境车辆服务区,一辆辆蓝白相间的新能源重卡正有序排队充电。这些由一汽解放生产的J6P重载充电式牵引车,每辆可承载70吨进口煤炭,能耗仅为传统燃油车的1/3。“以前开燃油车,一天跑下来满身煤灰,噪音大得耳朵疼;现在换了新能源车,充电半小时就能跑300公里,车厢里干干净净,驾驶体验好了,成本还降了不少!”司机老张的话,道出了绿色物流带来的直观改变。

新能源电动重卡充换电站
这背后,离不开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与巴彦淖尔市交投产业运营有限公司的协同发力。为破解传统物流“高能耗、高污染”难题,管委会将绿色物流纳入口岸发展总体规划,在出境车辆服务区一期项目中同步规划新能源重卡充电设施——2025年1月,国际陆港区重卡充电站正式投用,17个充电桩可同时满足43辆新能源重卡充电需求;配套建设的43辆新能源汽车已投入跨境煤炭短驳运输,单日运输量超3000吨。乌拉特海关还为新能源车辆开辟“绿色通道”,通过“智能卡口”实现自动放行,通关效率提升30%。
“今年7月起,我们将根据车辆更新迭代情况,逐步配套充换电基础设施,年底前新能源重卡更换量将达100台。”巴彦淖尔市交投产业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保勤介绍,未来随着二期充换电站建成投用,口岸将形成“光储充一体化”能源补给网络,推动物流环节碳排放再降40%。
“随着出境车辆服务区二期建设项目的持续推进,我们将结合口岸实际用车需求和新能源发展趋势,适时加大充电桩设施投入,致力于将绿色低碳、智能管理、高效运营和安全可靠的核心理念,全面融入口岸未来的整体发展规划中,打造更现代化、可持续的跨境服务环境。”口岸管委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石岩表示。
智慧基建
从“传统通关”到“数字赋能”的
全面升级
如果说绿色物流是口岸转型的“先手棋”,那么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则是支撑绿色发展的“硬底盘”。
近年来,甘其毛都口岸管委会坚持“基础先行、智慧引领”,逐步完善口岸设施建设:“七出十二进”海关智能卡口、“两进两出”AGV专用通道、“六进六出”旅检通道,配套海关通关监控指挥中心、通关服务指挥中心,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监管;同步推进出境车辆服务区、监管场所外调专用通道改扩建及环保改造,口岸年设计通关能力从5000万吨跃升至6000万吨。

国能内蒙古甘其毛都国际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输煤廊道
在国能内蒙古甘其毛都国际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的输煤廊道内,“产煤不见煤、送煤不见灰”的场景令人惊叹。这条宽约2米、覆盖蓝色防尘罩的“空中走廊”,通过分段式粉幕抑尘系统将粉尘浓度从每立方米16~17毫克降至每立方米3~4毫克,彻底改写了过去“煤灰漫天”的历史。“过去工人干活要戴3层口罩,现在只需要普通防尘口罩;过去每年光粉尘治理费用就超千万元,现在设备维护成本降了一半!”储运车间副主任田苗说,这条廊道不仅提升了运输安全性,更让企业环保责任落到了实处。

淖尔中慧监管场所AGV出口
智慧基建的赋能,还体现在跨境运输的“无人化”突破。内蒙古淖尔中慧物流有限公司引入的AGV无人驾驶跨境运输车,正成为口岸新名片。“AGV使用专用通道通关,30秒内即可完成无感查验;单日运输量达7~8趟,相当于传统车辆一个月的运量!”公司副总经理王博介绍,通过地面磁钉导航、H986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联动,AGV实现了“零接触、低能耗、高安全”运输,年可减少煤尘排放超500吨,成为口岸绿色转型的“科技引擎”。
绿色民生
从“生态账”到“幸福账”的双向共赢
绿色转型的最终目的,是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整个甘其毛都镇坚持“生态惠民、发展利民”,将生态红利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福祉。

乌拉特草原
近日,记者在乌拉特草原看到绿草如毡之景。甘其毛都镇图古日格嘎查牧民徐朝阳表示:“休牧、禁牧、草畜平衡政策是对的,今年草长势良好,牲畜膘情佳,预计秋天能卖好价钱。”甘其毛都镇今年通过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政策,累计发放惠牧补贴2834.7万元,引导牧户出栏、倒场溜茬、舍饲圈养、畜种改良,实际载畜量由2024年初的10.33万只羊单位缩减为目前的7.34万只羊单位,草原植被覆盖率提升15%。
在生态补偿方面,精准发放边民补助665.1万元、公益林补贴280.48万元等,让守护边境与草原的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生活更加富足。社会保障织密网,低保、临时救助兜牢底线,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高达97%、98%,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三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为居民幸福生活筑牢根基。
民生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更让甘其毛都口岸“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投资7540万元建设甘其毛都口岸至G242边防物资保障连接线(一期)建设项目;投资4816万元建设乌拉特中旗边防公路G331北延线(一期)工程建设项目;投资4228万元建设日处理30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及日处理5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投资156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技改升级工程;投资1036万元完成镇区排水防涝工程;协助口岸管委会投资2.9亿元推进出境车辆服务区二期项目;投资7000万元推进国门和界碑配套功能及附属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口岸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甘其毛都口岸将继续以绿色为底、以创新为翼,在保障国家能源动脉畅通的同时,守护好北疆草原的万里绿色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