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临河区双河镇团结村,一座占地38亩的现代化澄清池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农业的用水模式。这座于2024年12月建成、今年春天正式投入使用的澄清池,是引黄滴灌节水增效示范项目的核心设施,覆盖面积达3600亩。它不仅仅是一个储水设施,更是通过科技手段,为农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据团结村党支部书记邬永强介绍,澄清池的核心作用之一是高效利用黄河水资源。它能够有效隔绝地下水杂质,并通过泵房内设置的三层精密过滤器对黄河水进行深度净化,最终将清澈、过滤后的“纯净水”送入滴灌管网,彻底解决了泥沙堵塞滴灌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阳光照射下,澄清池的水温可升至30摄氏度以上,相比冰冷的井水,这种温暖的灌溉水更适宜农作物生长。
现代化澄清池
团结村二组村民高利平今年种植了170亩辣椒、西红柿和葵花,他对比了新旧灌溉方式:过去全年大水漫灌,每亩地要消耗约480立方米水,现在采用滴灌技术,每亩能省水约160立方米,节水效果显著。在施肥方面,变化同样惊人。以玉米为例,过去每亩需要施肥约100斤,如今通过滴灌管实现水肥一体化精准施肥,只需60斤左右,节肥约40%。这种“少吃多餐”的分批分次施肥方式,不仅用量少,还效果好。邬永强说:“项目区整体实现了亩均增产20%,每亩节省成本200元,肥料投入减少40%。”
引黄滴灌技术的便捷高效也深受村民欢迎。“操作很简单,直接一键启动。”高利平指着泵房里的操作界面介绍,过去大水漫灌浇地需要24小时守着,现在使用滴灌,四五个小时就能轻松完成七八十亩的灌溉任务,省下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更好地用于其他田间管理。这套系统由村合作社统一运营维护,创新性地采取“免收水费,仅收取少量基础电费”的模式,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负担。
该项目的成功运行,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在生态效益上意义重大。经测算,项目区年节水量可达57.6万立方米,相当于填满30个标准游泳池的水量;同时,化肥的大幅减量也有效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引黄滴灌技术在团结村的实践,用科技赋能农业,为沿黄灌区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以水定产”、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的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