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今年以来,杭锦后旗紧扣“六个行动”部署,以助企行动为抓手,主动为企业“疏堵”、帮企业“撑腰”、给企业“减负”,为企业发展“赋能”,构建起“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企业有成”的助企生态,助力工业企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近日,记者走进丰源秋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C级洁净车间,工人们正忙碌地对设备进行安装调试,确保生产线尽快投入运行。“多亏了政府及时了解我们企业的发展需求,为企业纾困解难、减负蓄能,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设备升级,提升产能。”厂长张江感慨道。
丰源秋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鲜食玉米生产加工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规划建设30条鲜食糯玉米生产加工线,并配备数字智能化生产加工设备。项目建成后,预计在杭锦后旗进行订单种植1.5万亩左右,预计产值达2.7亿元。生产季可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非生产季能解决约50余人就业。
在杭锦后旗南瓜籽科技产业园,园区主体结构已基本完工。项目建设者们正加紧作业,力争早日投产。“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为我们精简审批流程,提升手续办理效率;同时积极协调三方公司,在规划设计、测绘评估及电力设施等环节提供最大幅度优惠。此外,相关部门还对园区规划方案进行专业优化,帮助我们降低投资成本,让我们在项目推进中少走弯路,确保建设进度和质量。这种全方位的支持,让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产业园项目总监陈美玲表示。
该项目总投资2.8亿元,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计划9月建成投运。建成后将采取“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南瓜籽产业链全环节、全流程融合发展,预计年交易量突破40万吨,产值达90亿元。建设期间,杭锦后旗政府持续跟进,成立园区建设工作推进专班,在项目审批、立项备案、施工用地、规划手续、金融支持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专班成员到一线,及时解决施工难题,优化资源配置,帮助园区缩短建设周期。
一系列精准高效的助企措施,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更在当地形成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这种政企协同、多方联动的模式,正是杭锦后旗助企行动成效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杭锦后旗紧盯高质量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围绕企业“堵点”“痛点”,深入开展“访企问需暖企护航”系列行动、“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积极帮助企业去库存、扩销量,政企协同的基础不断夯实。
在位于“陕坝味道”食品产业园的内蒙古宜德圃睿番茄食品有限公司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安装生产线核心设备,食品加工生产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计划8月中旬投入运营。作为全市重大项目之一,项目在杭锦后旗相关部门的全力帮助下,实现“拿地即开工”。投产后,预计年处理番茄原料28万吨,生产番茄制品3.8万吨,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番茄喷粉项目。
“进驻园区后,水、电、气、暖及管网道路等配套设施完善,让我们企业得以轻装上阵。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积极协助办理各项手续,营造了优良的投资环境。”公司负责人刘慧玲表示,项目投产后,年均可转化28万吨本地优质新鲜番茄,为周边种植户打通一条稳定的“红色产业链”,并将助力区域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新起点,杭锦后旗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政企合作,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地生根,助力全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机制优化,推动服务更‘靠前’,确保企业诉求有人听、有人管,实现政企沟通‘零时差’。聚焦诉求解决,推动响应更‘高效’,对复杂疑难问题重点攻坚,对跨部门、跨层级的‘硬骨头’问题,实行提级办理、挂牌督办、限期销号。聚焦政策落地,推动红利更‘直达’,全面梳理各级惠企政策,分行业、分规模、分类别精准推送,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以更大力度纵深推进助企行动。”杭锦后旗工信局局长张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