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
夏日微风拂过河套大地,在临河区白脑包镇西海村近2000亩连片种植的麦田,滚滚麦浪化作金黄麦粒归仓。
“今年我种了15亩小麦。经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改造,现在地块又平又大,可以全程进行机械化作业,降低了人工成本,种地越来越省力。再加上精细化管理,小麦的产量提高了不少。”村民赵栓满脸笑意地说道。
西海村党支部书记王继伟介绍,2023年,该村完成13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2024年建成5000亩粮食园区基地,主要开展小麦套玉米种植。据统计,粮食园区的小麦亩产约600斤,玉米亩产约1200斤,亩均效益可达2274元。改造后的农田,通过系统性优化农业生产模式、创新经营机制、整合产业链资源,全方位、多层次地提升了农民收入。
2024年,白脑包镇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一号工程”,总投资2.13亿元,组织实施了11.6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覆盖全镇13个村61个组2个林场。项目建设主要涉及五大工程,包括农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林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农田地力提升工程。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改造提升项目,打破了以往地块分散、土壤盐碱化严重以及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有效解决耕地面积分散和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业基础薄弱等问题,提升了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种植管理智能化水平、田间社会化服务水平。
“建设高标准农田,农民是最大受益者。宽敞的田间路更方便农机进出,连片的土地更适合机械化作业,基础设施完备的农田更容易实施现代农业技术。”临河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郭庆宏说。近年来,临河区财政局严格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涉农资金政策,加大资金使用监管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效,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据了解,2022年,临河区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工程实施面积6万亩,项目总投资10800万元;2023年,临河区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工程实施面积18万亩,项目总投资31534.41万元;2024年,临河区共实施高标准农田12.09万亩,总投资32656.52万元。
下一步,临河区将坚持强化财政支农举措,拓宽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渠道,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资金监管和绩效管理长效机制,有效发挥资金使用效益,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为临河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财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