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五原县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给玉米种植带来不利影响。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灾后恢复自救工作,通过科学喷施药剂等措施,全力降低玉米灾害损失,保障粮食生产稳定。
近日,在新公中镇光明村的玉米地头,技术人员熟练操作着植保无人机,伴随着“嗡嗡”的旋翼转动声,无人机按照预设航线在农田上空精准飞行,细密的药雾均匀喷洒在玉米叶片上。原本因积水出现叶片发黄迹象的玉米,在科学管护下正逐渐恢复生机。

喷施作业
“我们家种着30多亩玉米,前段时间大雨过后积水多,玉米叶子黄得厉害。正发愁该咋办,县农科局工作人员主动过来指导我们喷药进行补救,前十来天喷施过的玉米叶子已经慢慢返绿了。”新公中镇光明村三组村民李兰在看着自家玉米田的变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像李兰在这样受灾害影响的农户,在五原县还有不少,农牧科技部门的及时介入,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
7月份以来,五原县约60%的玉米田因降雨积水叶片黄化率超30%,玉米受灾面积达21.75万亩。五原县农技局紧急抽调50余名农技骨干组建12支服务队,3天完成全县受灾摸排,分片包联9个乡镇,依据地块情况制定差异化方案,指导精准配药,并协调70余架无人机组建“空中服务队”,单日作业达到3万亩以上,实现科学管护快速覆盖。
“灾后,我们在全县及时开展玉米喷施作业,主要喷施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和防治蚜虫的药剂,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综合防控病虫害,减少损失;二是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逆性;三是协调生长发育,提高光合效率;四是提升产量和品质,保障种植效益,最终达到防灾减灾、保障粮食产量的目的。截至目前,全县玉米喷施面积达到40万亩左右。”五原县农科局种植业股负责人郭婧说。
随着肥药喷施工作的有序推进,五原县受灾的玉米田正逐步重焕生机。接下来,五原县农科局将持续关注气象变化和作物生长动态,组织农技人员定期开展田间回访,根据作物恢复情况调整管护措施,全力帮助农户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