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后,杭锦后旗陕坝镇永华村的连片柿子地里,翠绿藤蔓间挂满了饱满的“丰登189”大柿子和晶莹的“香妃”小柿子。永华村二组组长李建国穿梭在田垄间,手里掂量着刚摘下的果实笑着说:“连片种柿子就是省心!浇地打药不用东奔西跑,统一买农资便宜省钱,一亩地挣得比种玉米翻几番!”
这片生机勃勃的田地,曾是永华村的“心头难”。作为城郊结合部村庄,全村5000亩耕地中半数是零散的“巴掌田”,人均不足3亩,传统作物种植亩均收益不足千元。2017年,村里产业带头人王平发现本地气候温润、光照充足,特别适合柿子生长,且柿子耐储运、市场稳,便带领部分村民试种大小柿子、青椒、尖椒等蔬菜。
采摘西红柿
为破解“地少”难题,由村内种植大户通过“按户连片”等方式,把零散耕地整合为30亩以上的连片地块,引进“丰登189”“香妃”等优质品种,推广“起垄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亩栽2200株,起垄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影响。“你看这行距1.4米、株距0.4米的密植模式,大柿子亩产达2万斤,小柿子1万斤,亩收益能到1.5万元。”杭锦后旗永鑫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满指着田垄介绍,在种植过程中,村里组建技术服务队,通过“田间课堂”手把手教农户修剪、防虫,300多农户因此受益,合作社则针对零散种植户推出“统一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订单回收”服务,降低农户种植成本20%以上,新手农户当年即可掌握标准化种植技术。
特色柿子的种植不仅让农户分享更多增值收益,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目前,永华村2000亩柿子地带动370户农户参与,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150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日均收入200元。2019年注册的“永鑫农业”品牌柿子,已走进上海、北京等地的农贸市场。
“地少不是限制,而是转型契机。”陕坝镇党委书记陈广林说,永华村用“小土地”种出“大产业”,让农民从“守地受穷”变“用活生金”,为城郊农业转型蹚出了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