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强信心 稳预期 促发展 | 巴彦淖尔: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8-05 09:45:11 记者 : 黄景莲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上半年,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增势十足,“两个基地、四个集群”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8.2%;新能源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规上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8%;新兴产业加速推进,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今年以来,我市立足产业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走进中车时代电气巴彦淖尔基地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作,工人们正在赶制光伏逆变器产品。近日,临河区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重点项目——中车时代电气巴彦淖尔基地一期光伏逆变器生产项目正式投产。目前,基地日产12~15台逆变器,产品主要供应蒙东地区,同时满足本地及周边省份市场需求。该项目的落地投产,完善了临河区“风光氢储”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标志着临河区在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今年以来,我市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优势特色产业增势十足。从生产端看,上半年,全市“两个基地、四个集群”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8.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6.8个百分点。其中,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增长5.6%,清洁能源增长29.1%,新型冶金化工产业增长31.2%,生物医药产业增长11.3%,装备制造产业增长76.4%。从需求端看,“两个基地、四个集群”实现投资同比增长87.9%,拉动全部投资增速30.9个百分点。其中,清洁能源实现投资同比增长1.2倍,生物医药增长1.0倍,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增长7.0%。

近日,全国首批规模性应用单机10兆瓦风电机组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50万千瓦灵活性绿色供电示范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项目总投资18亿元,安装50台单机10兆瓦风电机组及1座220千伏升压站。项目投产后,年均可输送绿电约18.35亿千瓦时,实现产值约3.8亿元、利税约2.1亿元。”内蒙古能源集团新能源有限公司巴彦淖尔区域中心副总经理贾宝鹏介绍道。

与此同时,全国首批规模性应用10兆瓦机组且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内蒙古能源集团乌拉特中旗150万千瓦风储基地项目也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总投资47.06亿元,建设150台单机10兆瓦风机、3座220千伏升压站及相关配套工程。该项目并网后,显著增强了地区能源保障能力,有力推动了能源绿色转型。为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乌拉特中旗还建成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德岭山新型储能电站。该项目可灵活、快速调节发电功率,有效平抑风电、光伏出力波动,参与电网调峰,缓解调峰压力,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起到重要作用。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今年以来,我市新能源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上半年,全市新能源产业投资项目54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6.4%。其中,新能源电力项目31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倍,占全部投资的45.6%,拉动全部投资增速31.4个百分点。规上新能源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发电同比增长29.1%,新能源装备制造同比增长86.9%。

走进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总投资4亿元的巴彦淖尔工业固危废资源化循环产业项目建设现场,一台台先进的航天热解相关设备被精准吊装到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安装航天热解预处理车间的加药装置设备。“这个项目采用的是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的航天热解处理工艺技术和设备。”项目经理秦勇介绍道,“与传统焚烧工艺相比,这套技术不仅性能可靠,而且绿色环保,能够高效地对农田残膜等农牧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废矿物油等工业固危废进行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资源回收率可达85%以上,每年可处置工业固危废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万吨以上。”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今年以来,我市新兴产业也在加速推进。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3%,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2个百分点。规上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5%,拉动全部投资增速0.4个百分点。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