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 大棚赤松茸 增收好帮手
发布时间:2025-07-24 10:59:53 通讯员:其格乐/文 吴若彤/图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赤松茸

近日,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春锦农业食用菌产业融合示范园,春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苗蓼一边忙着查看赤松茸长势,一边向笔者讲述着这里的“菇”事。

“赤松茸又叫大球盖菇,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且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别看这赤松茸其貌不扬,它可有着“菌中之王”的美誉,品质好的干货一斤要卖120元。”苗蓼说。

在春锦农业食用菌产业融合示范园里,13座大棚内的赤松茸长势正旺,赤红色的菇盖钻出菌床,“矮胖”的模样甚是可爱。工人们熟练地穿梭其间,进行采摘、分选、装箱,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菌菇特有的清香。

据了解,种植赤松茸不仅要有充足的底肥,而且对湿度、温度和光照都需要严格控制,春锦农业食用菌产业融合示范园全部采取智能温控大棚培植,“科技范儿”满满。园区采用了种植智能棚,可以远程操控、集中管理,实现智能控温、控湿、控光,二氧化碳和新风自动排放,减少人为干预。

春锦农业食用菌产业融合示范园项目是乌拉特中旗2024年引进的重点项目,总投资6260万元,占地面积117亩,计划建设100栋智能温室大棚,每20栋为一个建设单元,分5个建设单元进行。目前,已建设完成72栋,启用13栋大棚种植赤松茸,配套建设生产加工车间、研发实验室、食用菌研学基地等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从协调厂房、帮办各类手续到各项配套设施,乌拉特中旗各相关部门全程跟进,让项目落地“跑”起来。苗蓼对当地营商环境赞不绝口:“只要我们需要,工作人员会随叫随到,和我们一起协商、解决项目建设面临的问题,让我很感动。”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春锦农业食用菌产业融合示范园的菌菇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13个大棚预计在7月下旬陆续出菇,每天可以出菇1500余斤,高峰时一天的产量预计达3000余斤,单棚产量最高可突破7500斤。产品主要销往杭州、上海等一线城市。每个恒温棚出菇面积为495平方米,可种植3季,每棚年产菇2.2万斤,以赤松茸市场销售价格10元每斤估算,每棚毛利润可达22万元,同时为村集体增收51.09万元,并带动53人常年在食用菌基地务工。

今后,园区将深化“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由企业先进行赤松茸大田的示范性种植,再带动农户实现二茬大田的规模化种植,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保障销售渠道,实现村集体、农户和企业“三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