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上午,2025绿色算力(人工智能)大会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千人会议中心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内蒙古自治区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最新数据显示,全区算力总规模已达10.1万P,其中智能算力规模达9.6万P,标志着内蒙古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核心承载区,已构建起超大规模“算力底座”,为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承接全国算力需求提供坚实支撑。
大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齐浩男摄
内蒙古充分发挥能源、气候、区位等优势,打造全链条生态体系。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专项规划的内蒙古数据要素产业园,已集聚华为、新华三、国信钧元等21家算法与数据服务企业,形成一站式数据要素服务生态;建成全国领先的数据标注基地,引入百度、抖音等45家头部企业,成为国家首批“数据标注产业伙伴计划”成员;建成国家级模型训练推理基地,吸引移动九天、讯飞星火、中石油昆仑等11个万亿级通用大模型项目入驻,成为全国人工智能训练任务核心承载区。
依托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全区已入驻东方超算、中兴通讯等数商企业500余家,上线数据产品近600款,累计交易额突破8000万元。同时,政务数据归集规模超150亿条,全市109个部门实现数据“应接尽接”,并精准开发产业创新、城市治理、医疗教育等96个应用场景,推动数据要素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赋能。
目前,内蒙古已汇聚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16家金融机构及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数据中心。这一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的建成,不仅大幅提升我国数据存储备份能力,更通过协同创新模式,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内蒙古方案”。
未来,内蒙古将持续优化算力调度体系,深化跨区域合作,全力打造辐射全国的算力服务高地,助力国家“数字中国”战略实施。
记者:齐浩男 实习生:秦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