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镇围绕“山海之畔多彩佘太”区域公共品牌,全力打造以辣椒红色产业链、玉米黄色产业链、中药材绿色产业链为核心的农产品集散地,推动农产品就地加工,提升附加值,助力农民增收。
近日,走进该镇农产品集散地内的鲜食玉米加工厂,工人们正在安装、调试设备,为即将到来的生产旺季做准备。“厂房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总厂占地60亩,用的是自治区最先进的全自动流水线,准备在7月25号左右投产,投产后玉米日包装量达到50万到60万棒。”内蒙古瑞禾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厂区负责人苏喜望说。
大佘太镇鲜食玉米加工厂由内蒙古瑞禾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共分两期,一期投资3000万元,是旗、镇两级在今年引进的重点农业企业。2月份入驻农产品集散地,带动周边农户种植糯玉米5000余亩,厂内现已配备一条生产线,生产后可吸纳周边村民80余人就业,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转化,助力乡村振兴。
大佘太镇农产品集散地位于镇牧场黑水壕,占地2400余亩。目前,已有7家企业完成入驻,其中三家企业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7—8月投入使用,入驻企业涵盖辣椒、玉米、药材等多个产业链。
鲜食玉米厂是农产品集散地内开工建设的第一家企业,厂区旁一条新修建的长1.2公里的硬化水泥路直通镇外交通要道,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确保原料与成品快速流通。这是大佘太镇积极联络协调各方资源,优化基础设施的结果,为后续企业入驻奠定坚实基础。“大佘太镇党委、政府为了农产品集散地的顺利建成,直接与相关部门沟通,提前办理用水、用电、用地的相关手续,为入驻企业提供‘九通一平’的基础设施条件,保障企业顺利入驻。”大佘太镇干部唐杰说。
大佘太镇农产品集散地全面建成后,可为周边地区农副产品交易提供平台,实现农产品产销无缝衔接,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和卖价低等问题,还可拉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间接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现在,全镇设施农业“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的格局已基本形成,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就地转化率,确保农民分享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