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2025年主汛期,我市正处于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随着汛期的到来,特别是近期强降雨天气增多,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显著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一、汛期对疫病防控的主要影响
(一)重大动物疫病威胁: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在汛期传播风险加大。部分病原可能通过水媒传播,导致病原扩散,畜禽抵抗力下降,增加感染可能性。
(二)常见病经济损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禽传染性喉气管炎等疫病病在汛期可能造成更大经济损失。潮湿环境易导致饲料霉变,引发畜禽中毒和抵抗力下降。
二、主要防控措施
(一)持续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排查
重点加强对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及炭疽、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力度,确保监测信息及时上报,并迅速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大对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排查力度,尤其要覆盖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做到疫情隐患早发现、早消除,严格执行“早发现、早报告”原则。
(二)持续强化强制免疫工作
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务必及时对新补栏畜禽、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畜禽进行补免。发生洪涝灾害时,应视防疫形势需要,对易感畜禽实施一次紧急免疫,快速提升群体免疫保护水平,确保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稳定在80%以上,切实保障免疫密度与免疫质量。
(三)持续深入开展消毒灭源工作
对畜禽养殖圈舍、运输车辆、屠宰场点、无害化处理厂、畜禽交易市场等重点场所,全面开展一次彻底的预防性消毒。对受淹的圈舍、食槽、器具、运输工具等,必须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洪水、内涝区域须先行排水清淤,再进行消毒;污染严重区域应选用高效消毒剂,适当提高浓度并增加消毒频次。同时及时清除或填埋积水区域,消除蚊蝇孳生地,并修补被洪水侵蚀或损坏的墙体,严防鼠类侵入,科学投放毒饵,及时收集、深埋或焚烧死鼠。
(四)切实加强畜禽饲养管理
加强圈舍通风换气,有效调控舍内温湿度,保持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防止粪污溢流。确保饲料和饮水安全,可在饮水中适量添加复合维生素、益生菌、电解质等,增强畜禽自身抵抗力。保持饲料储存间清洁干燥,防止饲料霉变。及时淘汰低龄、体弱、伤残、患病畜禽,降低饲养成本与疫病风险。对达到出栏标准的商品畜禽应尽快安排出栏,合理降低饲养密度。针对汛期应激易引发的细菌性疾病,可考虑采取预防性给药等保健措施。加强日常巡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并妥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