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丨新华林场:立足生态优势 开拓增收路径
发布时间:2025-06-24 15:21:41 通讯员 : 高舒 文/图 编辑:白锦涛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初夏,漫步在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林间小道上,仿佛置身于茫茫林海边。放眼望去,樟子松、云杉、沙枣、新疆杨等树木屹立在高低起伏的沙丘上,树木郁郁葱葱,繁茂青翠,挺拔而坚韧,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在林场小道的两侧,时不时看到有农工们正在修剪树枝,他们动作娴熟,工作认真。“我是林场的农工,今年58岁,有40亩地,把家里的活儿忙完后经常在林场打工。育树苗、栽树苗、修剪树木等活儿我都会干,每天能挣120元,一年能收入一万多元,我可开心了。”林场农工何润娟说。

修剪树枝

近年来,国营新华林场聚焦打赢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立足生态优势、开拓增收路径,全力打造全国防沙治沙试点林场,林场各民族人民薪火相承、团结互助,共绘“绿富同兴”新画卷。

“我们千方百计抓增收,最明显的成果就是林场职工人均年收入约增加1.2万元。过去,林场职工收入主要是靠财政的差额拨款,天保、生态效益管护费以及出售苗木的收入,人均年收入5万元。2023年以来,林场积极参与防沙治沙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建设,通过发展保障性苗圃、经济林、林下经济等产业拓宽职工增收渠道,人均年收入达到6.2万元,彻底转变了依靠财政差额拨款、生态效益管护费等维持收入的局面。”国营新华林场林场长贺鑫说。

据悉,国营新华林场推行“先建后补”“以工代赈”“林场+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新模式,形成了“经营共管、资本共赢、收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定向发布用工需求、与周边合作社签订劳务协作协议等方式,优先吸纳低收入群体及闲置劳动力参与整地、苗木栽植、后期管护等,带动周边农民2000余人参与绿带行动、场部周边绿化、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保障性苗圃建设等项目,增加职工收入。依托森林、沙地生态资源与科研成果,开辟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集自然教育、党建研学于一体的体验经济集群,前来参观、旅游、学习的人群超过5万人次。

砥砺沧桑六十载,跃马扬鞭踏征程。国营新华林场从茫茫沙海到片片绿洲,从点沙成金到“绿富同兴”,各族干部职工在接力植树造林中,不仅见证了林场的发展,更传承了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现在的林场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绿洲”,成为了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