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临河区数字赋能物业管理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5-06-16 10:58:23 记者:袁雅芹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临河区以数字赋能物业管理,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水平,让“小物业”成为撬动基层治理的“大杠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这几天,鹿王·芳草地居民小区业主李先生从外地回家,发现隔壁空置小院里杂草丛生,他将问题上传到“幸福绿城”APP上,希望物业公司组织人员清除。看到反馈意见的物业管家及时赶到现场,组织人员当天将小院杂草全部清除。为防止火灾的发生,物业还组织人员排查了小区内所有空置房屋的小院,及时清理杂草,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

在鹿王·芳草地居民小区,业主通过智慧物业服务平台“下单”,物业“接单”已司空见惯,这得益于智慧物业系统的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打通了民意反馈的‘最后一公里’,推动问题更高效解决,也能更精准地服务居民。”内蒙古春秋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燕介绍,业主可以通过“幸福绿城”APP快速提交意见、投诉或服务需求,每一条问题均可形成可追溯的电子工单,直达责任部门,流程透明、责任到人。这种公开透明的数据平台,有效打破了信息壁垒,将业主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监督者,不仅显著提升了服务响应速度和问题解决效率,更构建起了业主与物业之间的信任桥梁,有力推动了社区共治与和谐发展,让物业服务更加公开透明,进一步提高物业服务质效。

近年来,临河区重点打造供热供气物业服务智慧调度中心,搭建供热供气物业服务一体化监管平台,以“智慧中枢”破解管理难题,用“科技+”重塑服务场景,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在金川街道泰欧社区,网格员丁映茹通过“临河区供热供气物业服务一体化监管平台”微信小程序,将例行考核中发现的绿化带内垃圾、单元门禁故障等问题拍照上传。“现在居民看到我们巡查考核都主动打招呼,有的还会反映隐藏的问题。”丁映茹说,“过去业主向社区反映物业问题,我们只能多次协调,自从有了这套系统,建立了考核机制,我们多了监管‘工具’,物业公司的态度明显转变,社区工作也轻松多了。”

面对智慧平台带来的工作压力,物业公司也在积极转型。“刚开始确实不适应,觉得被‘盯着’做事。”内蒙古卓成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经理田双喜坦言,“但慢慢发现,主动整改问题后,业主投诉少了,物业费收缴率提高了近20%。如今,我们建立了接单—派单—处理—反馈全流程响应机制,还组建了24小时应急维修队,全力为业主服务。”

物业公司的变化,居民感受最深。家住清宜林海岸二期的韩女士说:“以前小区路灯坏了要打几个电话才有人来修,现在网格员巡查发现后,物业当天就派人来换灯泡,这样的服务效率和态度,我们住得也舒心。”

走进临河区供热供气物业服务智慧平台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数据,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就能调取任意小区的考核记录、整改进度。“以前物业问题发现难、整改慢,现在有网格员监督,同时每半个月就物业服务中的20项日常服务内容进行一次考核并现场上传。物业服务企业的整改情况还能随时核查,未及时整改的将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最终关系到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临河区供热供气物业服务一体化监管平台调度中心主任李均祥介绍。

临河区供热供气物业服务一体化监管平台实现了“党建引领+社区综合治理+物业服务品质提升”的线上运行。目前,该平台覆盖临河区11个街道,上线注册网格员285名,共计考核48轮次,考核出需要物业企业整改的问题12362条,已整改12117条,整改率98%,同步实现160家物业服务企业线上备案审核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应用数字技术为基层治理带来更多变化,让居民群众都能享受到来自信息技术的红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平台功能,力争实现投诉建议、政务服务、社区养老、医疗健康等智慧化综合服务,同时打通消防、公安等部门信息壁垒,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成为真正的一体化数字平台,以数字化手段提高物业管理效能,提升社区‘慧’治力。”李均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