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五原:打造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双轮驱动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6-11 08:54:18 记者:袁雅芹 编辑:党琦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千亩辣椒产业园(资料图)

近日,在五原县新公中镇永胜村千亩葵花种植田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忙着种葵花。新公中镇旭日村63岁村民白存福和老伴儿同大家一块儿在地里忙活。“我把家里50多亩地流转出去,每亩纯挣租金1000元,然后给合作社打工,从春天能干到秋收,每天至少有200元收入。我们老两口一年收入10多万元,日子可是比以前更好过了。”白存福说。

旭日村、永胜村农户多,土地零散,每家每户的种植方式不同,导致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无法进行,村民的收入增长也受到限制。

近年来,旭日村、永胜村以“产业引领、就业富民”为发展理念,给山东宏明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8200亩,其中,1200亩种植辣椒,打造千亩辣椒产业园区,7000亩种植大田作物;另外与农民签订600亩辣椒种植订单,构建起“一园四区”(千亩连片种植区、小麦套辣椒试验区、品牌展示区、精深加工区)融合发展格局。流转的土地全部由旭日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旭源农牧业专业合作社)托管,雇用当地农民参与种植、管理、加工、销售,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走出一条“土地流转稳收益、务工就业增收入、股份合作享红利”的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的新路子,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

旭日村党支部书记樊有利给记者算了一笔收益账:村民每亩土地年获租金700元~1200元,成为保底收入;依靠农业产业化和土地托管,村民到园区务工,提供“耕、种、管、收、储、加、售”全流程岗位,日均薪酬达200元以上,年人均务工收入2.4万元左右。此外,鼓励部分村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合作社,享受加工销售环节分红,实现“农民变股东”,年户均增收1万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联合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多人,30%务工人员掌握智能农机操作、产品分级加工等技能,又可带动就业。“我们构建的是‘保底租金+务工薪酬+股份分红+技能转型’体系,以土地流转与产业融合双轮驱动,通过要素重组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最终打造乡村就业共富新范式。”樊有利说。

村民富了腰包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2024年,旭日村来自土地托管的村集体收入为39万元,其中有25万元作为入股农民分红。“2025年我们村集体年收益预计突破50万元,将专项用于道路硬化、灌溉设施升级等民生工程,惠及全村1200余人。”樊有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