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 | 炭基肥让盐碱地焕发生机
发布时间:2025-04-24 11:35:24 通讯员:孙小惠 丁鼎 卜娜文/图 编辑:赵彤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近年来,内蒙古公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改良土壤的炭基肥“生态处方”,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与生产力发展路径,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农业领域实践的生动写照。

施用炭基肥土地

近日,笔者来到公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厂区西侧的“科技小院”,只见墙上悬挂的十余项专利证书,记录着内蒙古公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成长轨迹。该企业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内蒙古大学祁智教授科研团队等众多科研团队紧密合作,针对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力主攻秸秆生物炭技术研究,以《一种以生物质炭为基质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产品专利技术和十项生产实用型专利技术,建立起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的土壤改良技术推广体系,并通过“理论培养+下地实践”的培养计划,为企业和农业领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实用型人才,让科研成果扎进泥土里生根发芽。

过去,公田村土地盐碱化严重,土地表层常年泛着白霜般的盐渍,作物根系难以深扎,产量低迷。而如今,施用炭基肥后的土地,正悄然发生着令人惊喜的变化。“现在公司主营炭基肥这款全效肥料,结合了传统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的特点。进入土壤后,既能保证农作物的生产需求,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品质。”内蒙古公田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杨根明说。

据了解,炭基肥中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能促进盐分淋溶,降低土壤碱性,配合河套灌区的节水灌溉,农作物使用后增产明显。“葵花使用后每亩增产50斤左右;玉米使用后每亩增产100斤左右;小麦使用后每亩增产100到150斤。番茄增产效果就更明显了,去年的实验数据显示,番茄增产达到了2吨以上。”杨根明说。

“肥料进入土壤后,只要出苗了,苗情长势就非常好,而且它的根系要比传统肥料种出来的根系更发达,基本上毛细根是用普通化肥的1.5倍以上。”杨根明告诉笔者,除了增产,炭基肥在降低化肥使用量方面也表现出色。

除此之外,炭基肥的原料选择堪称农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不仅将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更构建起“秸秆固碳—粪污还田—养分循环”的闭环链条,既消解了面源污染的隐患,又以自然馈赠反哺土地,让每一粒肥料都成为农业绿色转型的践行者。“这种肥料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进行生物质炭化,制备成生物质炭,同时,选取农户家里的羊粪,进行有机发酵,再通过氨基酸、氮磷钾、微生物菌让它们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绿色循环。”杨根明说。

近年来,乌拉特前旗立足激活创新要素的发展智慧,积极在多地构建“研发+生产+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让土地利用科研技术焕发新生,让“科技小院”的专利证书转化为田间地头的丰收图景,生动诠释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的深刻内涵,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