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案例上榜第二批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
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我市乌拉特铜银器非遗工坊的“乌拉特铜银器:匠心独运促传承 育才富民振乡村”案例上榜。
乌拉特铜银器制作技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拥有300多年的历史。乌拉特铜银器非遗工坊位于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多年来,工坊依托当地丰富的银铜矿、戈壁石、玛瑙等资源,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巴图陶高等一众传承人的带领下,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等融合,研发了银器饰品镶嵌、回纹手镯、玛瑙陨石杯等系列产品。工坊成立以来,多次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教授乌拉特铜银器技艺等非遗技能,并为农牧民学员免费提供工作室、展销区、技术服务区等保障设施,支持农牧民创新创业;构建“生产+培训”“创作+研学”“非遗+”等发展模式,通过“传技艺、促就业、融文旅”,实现文化(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双赢。截至目前,工坊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等累计培训860余人,带动就业680余人(其中脱贫人口30人),孵化家庭作坊2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