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的乌拉特中旗“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推介会,将乌拉特草原的手工艺智慧带到了首都。
一器一物皆故事:传统手工艺的现代新生
走进推介会现场,如同踏入了民族文化的宝库。一只陶瓷鎏银碗,以阴山岩画为设计灵感;“融·景”系列小饰品将文化背景融入纹样中,并将传统刺绣工艺、玛瑙玉石融合到一起……每一件展品都是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的融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手工艺人的独到匠心。这些作品,是民族手工业融合创新的生动例证。
在展区,一件雕刻精美的铜银壶吸引众人驻足——壶身刻满阴山岩画中的狩猎图案,壶盖被设计成“石榴籽”造型。“这次推介会,我们带来的铜银器作品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乌拉特铜银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庄俊向记者介绍,自从有了融创品牌“金石交”,乌拉特中旗每年都会开办各种手工技艺培训班,提升手工艺人的融创技艺。“我们团队通过学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挖掘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创新开发了很多款文旅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她说。
几步之外,乌拉特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娜仁高娃的“融·景”系列饰品前也围满观众。玛瑙、银链与刺绣结合而成的耳坠,纹样中藏着巧思。“耳坠中间这片刺绣,是我们以蒙古扁桃花为原型,用乌拉特刺绣的基本工艺制作,中间用‘石榴红’丝线缝合,寓意文化交融。”娜仁高娃说:“我们每一个小小的纹样里都融入了文化背景,佩戴的时候,它就是行走的文化符号,通过这些绣品,把我们对家乡的情怀,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带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乌拉特刺绣。”
乌拉特中旗传统手工艺协会负责人白玉龙介绍:“‘金石交’融创产品是‘非遗+文物’产品,现有九大类500多种。这次推介会,我们带来的都是对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的文化符号研发的文旅产品。将非遗融入品牌后,我们的市场越来越大、订单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了。后续我们将继续深挖《概论》中的文化符号,创作更多、更精湛的融创产品,扩大‘金石交’品牌影响力,让乌拉特中旗的传统技艺走出去、火起来。”
专家学者把脉:非遗出海需要融合创新
面对如何让文化IP走得更远的提问,参加这次推介会的专家学者们开出“良方”。
中国亚洲经济发展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江说:“第一步是走出去,让各国、各民族了解北疆文化,第二步是不断创新,第三步是融合经济和文化,打造一个乌拉特名片,将‘金石交’作为文化标记推广出去。”
五洲传播中心对外传播中心副主任刘炜认为,“金石交”品牌建设突破了传统的非遗保护单一模式,构建“非遗+科技+产业”架构,形成从手工艺工坊到数字文创产品的完整产业链。刘炜表示,五洲传播中心将利用海外传播渠道和国际合作资源为“金石交”品牌出海提供支持,共同构建“文化基因解码—现代产品转化—国际传播赋能”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努力让北疆文化成为可携带、可体验、可交易的世界文化资产。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岗龙对“金石交”品牌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给予高度评价,“不拘泥于某一个民族或者某一种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融入时代发展,产品一定会越开发越宽广,走得也更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曹玲说:“我们在‘金石交’品牌前期策划中就参与了相关工作,这是高等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典型案例。”她建议“金石交”品牌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中的文化要素来设计产品,与文旅融合,拓展数字化探索,并将品牌打造过程作为模板向其他地区推广。
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首席专家纳日碧力戈认为,“金石交”品牌是政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多方协作的综合体。他建议,在品牌创建推广过程中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精神价值,总结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自主知识体系。
谋划建设蓝图:从“散落星光”到“创新星河”
“过去牧区匠人是‘散落的星光’,现在我们要连成‘创新星河’。”乌拉特中旗副旗长乌日娜介绍,目前,整合零散工坊,配套设计中心、直播基地和研学营地,“金石交”同心创业街正在乌拉特草原崛起。
去年以来,乌拉特中旗深入挖掘“金石交”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融合政府、国企、高校、研发中心、行业协会、手工艺人、营销团队7个主体,整合牧区零散手工艺人,统一培训、品控与销售,开发文创产品,带动农牧民居家就业。通过现代设计语言及纳米雕刻、3D浮雕等技术加持,融创产品让传统纹样焕发新生,如“龙腾四海吟盛世”挂件月销超6万元,成为市场爆款。去年深圳文博会上,“金石交”品牌金马吊坠、龙纹摆件等产品获得200万元订单;同年举办的“金石交”文创大赛吸引了全国2192件作品参赛,8件金奖作品彰显了品牌的市场潜力与艺术高度。
展望未来,乌日娜表示,乌拉特中旗将重点打造手工艺融合创新街区,整合优质资源,开发更多元的文创产品,并借助电商平台开拓国内外市场。“我们要让‘金石交’成为民族文化IP工厂,既守护根脉,也激活产业。”
从牧区工坊到全国展台,从传统器皿到国潮文创,“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的创建,印证在一錾一刻、一针一线中。当文化自信融入生产生活,生命力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