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特后旗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抓手,积极推进中医药(蒙医药)综合改革工作,全面提高县域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能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旗情的中医药(蒙医药)特色发展之路,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并在2024年全区中医药(蒙医药)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
夯实发展基础强服务
为推进中医药(蒙医药)工作,乌拉特后旗高点定位、统筹谋划,建立中医药(蒙医药)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实地调研督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优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在乌拉特后旗卫健委加挂乌拉特后旗中医药管理局牌子,财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同向发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基层中医药服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基础保障。乌拉特后旗全力打通中医药(蒙医药)服务“最后一公里”,健全优质高效服务体系。
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乌拉特后旗蒙医医院与8所卫生院组建旗域紧密型医共体,通过坐诊、技术带教、巡回义诊和健康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服务基层专项行动,先后派遣23名医技人员到基层卫生院进行不少于一年的常驻服务。通过内引外联,先后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等区内外多家医院组成医联体,建立协作关系,搭建远程会诊平台。
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乌拉特后旗充分利用中医药(蒙医药)“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积极拓展医疗服务渠道,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全方位扶持基层卫生院和卫生室发展。全旗10所苏木镇卫生院和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建成中(蒙)医馆,设置中(蒙)医科,配备中医药(蒙医药)工作人员,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蒙)医适宜技术。建成3个“中医阁”,设置中医药(蒙医药)服务诊疗区,配备中(蒙)医药卫生人员、诊疗设备,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和亚健康人群中(蒙)医药健康管理和服务率均达到国家要求。
突出特色优势树品牌
乌拉特后旗蒙医医院蒙医传统疗术科、心身医学科、内分泌科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专科,成功注册“乌拉特蒙医药”商标,建成乌拉特后旗蒙医特色保健康养服务中心……乌拉特后旗紧紧围绕中医药(蒙医药)发展关键环节,打造特色品牌。
建设蒙医特色“治未病”优势专科。乌拉特后旗蒙医医院以蒙医药服务为特色,构建“一人一策”治未病服务新模式,开展50多种特色疗法,蒙医传统疗术科、心身医学科、内分泌科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专科,骨科、康复科被列为市级重点专科。挂牌成立国家岐黄学者乌兰工作站、锡林宝勒日博士工作站、全国名中医专家杭盖巴特尔传承工作室等。加强中(蒙)草药种植研究。建成草药种植基地20亩和院内百草园7亩,培育种植甘草、红花、文冠木等常用且适合当地气候土质条件的8种草药。成功注册“乌拉特蒙医药”商标,乌拉特后旗蒙医医院蒙药制剂室审批注册蒙成药品种138个,包括水丸、散剂、汤剂、硬胶囊等4个剂型,年产蒙成药3500公斤。打造蒙医康养品牌。建成乌拉特后旗蒙医特色保健康养服务中心,开展推拿按摩、沙疗、玉疗、经络刮痧调理等50多项特色保健服务,被列为自治区、市、旗三级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获评自治区级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加强文化传承促推广
乌拉特后旗勇于探索新路,以更多元、更全面、更可持续的举措积极宣传中医药(蒙医药)文化。建设蒙医药文化展厅,建成集蒙医药文化教学、传承、创新、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蒙医药文化展厅,收录700多种蒙药标本、300余件蒙医药文物、400余本蒙医药相关书籍,每年接待区内外专家学者3000多人、中小学生1000多人观摩交流研学,成为蒙医药人员培训基地和中小学课外实践教学基地。加大中医药(蒙医药)宣传力度。积极参加中医药(蒙医药)产品成果展示推广会,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编印健康教育宣传册,展示推广蒙药保健茶、乌拉特蒙药膳食等蒙医药产品,进一步加强群众对中医药(蒙医药)文化的了解,提高群众健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