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经济提质的强引擎,是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去年以来,市投促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精神,把改革思维贯穿到招商引资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创新推行“1234”工作模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发力,以招商引资的新突破赋能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4年,市投促中心被评为自治区招商引资先进集体,领导班子被评为全市“干事创业好班子”。

市投促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招商引资工作,全力打好“党建+招商”组合拳,凝聚投商引资合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足“活力源泉”。我市号召各级各部门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瞄准重点区域、重要企业和重大项目精准出击,成功签约引进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5GW光伏组件、上海电气巴彦淖尔高端智造零碳产业园、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1GW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和制氢电源等一批优质项目,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机制明确,工作思路才能明晰。我市建立“一盘棋”工作机制,强化全市招商“一盘棋”理念,围绕重点产业链,形成市级领导牵头负责、牵头部门统筹推进,各旗县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相关部门协力配合的工作格局。统筹投促、发改、工信、能源、市场监管、公共交易中心等部门资源,建立招商信息联络共享机制,深入梳理项目线索,提高信息收集和分析研判能力。同时,深化“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推动市内优势互补、园区共建、利益共享,将高质量项目布局到产业定位匹配的地区,逐步构建跨县域协作机制,激发产业联动效应。
此外,建立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工作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分级分类调度项目进展,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定期收集招商线索,协调推进项目洽谈、签约、投产各环节,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

我市坚持差异化、精准化、内外联动招商,构建全方位招商网络。
差异化招商即立足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空间容量开展特色化招商。临河区、巴彦淖尔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引进三一重能年产500台主机项目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配套引进中复碳芯、伊索尔等上下游企业;杭锦后旗、五原县聚焦绿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引入沙海镇新红村设施农业暖棚、开创公司高端预制灌藏加工等项目;磴口县聚焦清洁能源,引进蒙能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等。
精准化招商即瞄准“两个基地、四个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包装策划高质量发展项目219个。在江苏、上海、北京等地举办专项招商活动,引进隆基绿能甲醇、内蒙古开创食品加工等项目。针对重点头部企业,赴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等产业聚集区精准对接优质项目。
内外联动招商即依托阜外商会拓展对外招引渠道,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区设立12个驻外招商联络处,聘请7位招商大使。2024年,各地商协会引荐40余批次、180多家企业到我市考察洽谈项目。

招进来,还要留得住、发展好。我市通过“四个打造”提高保障水平。
打造诚信招商品牌,将诚信贯穿招商引资全过程,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协议承诺的通知》,确保协议承诺的严肃性和可靠性,推动项目落地。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秉持“乙方”思维,建立企业项目管家服务中心,推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等要素保障问题。晶澳淖尔5GW高效光伏组件项目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7天,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运”的巴彦淖尔速度。
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开展“揭榜挂帅”活动,围绕18条重点产业链设立榜单,计划总投资355亿元。举办招商引资专题培训班,组织招商项目考察拉练活动,提升招商队伍专业能力。
打造产业协同高地,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农高区等平台,引进内蒙古康斯特生物科技、远景能源集团等龙头企业。杭锦后旗建设“陕坝味道”食品产业园,吸引旭一乳业等6家企业入驻,形成特色食品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