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大力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餐饮行业的后厨从“幕后”推到“台前”,构建起全方位、全时段、智能化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切实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月19日,在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车站市场监督管理所,记者从“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餐饮监管平台上看到,市田家炳外国语学校的后厨内,各种厨具和调味品按类摆放整齐,厨师们严格按照服务规范进行操作……通过监管平台,在电脑、手机上可以看到各个学校后厨卫生状况、菜品加工过程、菜品菜色、食品原料储存情况等。
检查厨房
来到市田家炳外国语学校,餐厅负责人杨威说:“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工作人员制作饭菜的操作更加规范了。而且,家长也能从手机上实时查看学校餐厅情况,在线监督。”
当日,在宇神宴会城的“互联网+明厨亮灶”显示屏上,前来就餐的顾客可以直观地看到食材的清洗、加工、烹饪等全过程。“以前在饭店吃饭总是担心厨房不卫生,现在通过大厅的显示屏就能看到菜品的制作过程,吃得很放心。”正在等待用餐的顾客张强说。
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车站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姚磊说:“我们会经常对‘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餐饮监管平台远程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留存视频证据,形成‘线上巡查+现场整改+效果回传’的监管模式。”
截至目前,临河区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餐饮服务单位4365家,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餐饮监管市场主体3463家。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率达100%,食品经营许可餐饮服务单位的“互联网+明厨亮灶”实施率达79%以上。
“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餐饮监管平台可通过微信小程序“巴盟明厨亮灶”、明厨亮灶APP、网页版“明厨亮灶”三种方式进行查看。下一步,临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计划将该监管模式向小作坊、小餐饮等场所延伸拓展,利用“互联网+明厨亮灶”加强环境卫生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使食品安全监管更加智能、社会监督更加便利、经营单位更加自律、消费环境更加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