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杭后:盐碱地治理的先行样本
发布时间:2025-02-21 11:12:16 通讯员: 赵丹 文/图 编辑:雷丽娜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在农业发展的征程中,盐碱地治理一直是一道难题,却也是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突破口。近年来,杭锦后旗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成功实现了从试点先行到示范推广的跃升,为盐碱地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昔日盐碱地 今日米粮川

近年来,杭锦后旗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锋作用,以“四级联创”和“科技小院”为依托,搭建起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借助这一平台,柔性引进张福锁、吴孔明、康绍忠等院士专家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盐碱地治理首席专家团队,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利用试点工作。在实践中,总结出“1+8+N”盐碱地综合治理利用模式与“四打破、五统一、一重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1+8+N”模式将工程措施、多种综合配套措施以及因地制宜的种植措施相结合,全方位解决盐碱地问题;“四打破、五统一、一重新”模式则从根本上优化农田布局与建设,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这些模式在陕坝镇帐房村得到了生动实践。曾经盐渍化严重、遍布“巴掌田”、作物种植单一的帐房村,在2023年集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灌排配套,并采用灌水洗盐、增施有机肥等多项农艺措施后,成功实现了盐碱地向良田的转变。不仅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也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从试点先行到示范推广,杭锦后旗的盐碱地治理之路是科技创新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成果。通过发挥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为全国盐碱地治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让更多沉睡的盐碱地资源被唤醒,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