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丨城市“微”治理为幸福生活加码
发布时间:2024-12-24 11:36:42 通讯员:刘欢 编辑:乔萍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临河区从做细管理、做好协商、做优服务着手,找准“小切口”,把准“民生脉”,不断创新基层治理大文章。

“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知道怎么进行养老认证,能帮我一下吗?”铁南街道曙光社区网格员在敲门走访中,接到嘉和园小区郎奶奶的求助,马上为她进行了养老认证,通过“上门办”“零跑腿”服务,让广大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

郎奶奶是曙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常客。平日里,社区网格员常去家里看她,在日常生活中,只要遇到事情,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社区。“网格员就跟我亲闺女一样,只要有困难,社区都会帮忙。”郎奶奶感慨地说。

社区邻里的事,看起来是小事,但如果没有及时排查处理,就可能变成大事。在日常工作中,铁南街道曙光社区的网格员通过柔性的情感式入户、常态的串门式入户、精准的分类式入户,真正实现了让百姓“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人帮”。

近年来,临河区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着力构建社区总网格、一般网格、微网格三级划分和专属网格自主划分的“3+1”“微网实格”治理体系,全区划分总网格71个、一般网格511个、微网格2586个(以30~100户居民或商家为标准)、专属网格294个,并从楼栋长、“夕阳红”党员、物业人员等择优配备微网格员2906名,极大凝聚了网格基层治理多元主体,把服务群众的“网眼”织得更细更密。

除了全覆盖、精细化的网格管理,临河区还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活动,市、区两级219家单位与71个社区签订民生项目认领书,82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亮身份,累计解决基础设施改造、人居环境整治、扶贫帮困等8个方面的民生实事,畅通治理“连心桥”。

今年7月份,金川街道明珠社区公园里小区的24座电动车充电棚正式“上岗”,赢得了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电动车乱停乱放、“乘电梯”上楼、“搭飞线”充电等问题是困扰公园里小区居民的难题,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以此为议题,组织居民代表、明珠社区“两委”、网格员召开“面对面好商量”协商活动,群策群力,最终争取到小区物业公司经费支持,投资8万元建设电动车充电棚,让居民充电更便捷、更安全。

金川街道明珠社区通过议事协商满足居民心愿不是个例。据了解,临河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石榴籽红色议事厅、党建议事会等地,设立70余个议事协商阵地,常态化开展“红色议事厅”“小板凳”等议事协商活动,将居民矛盾化解在基层。

此外,为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有效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临河区按照“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工作模式,对71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窗口进行优化调整,将涉及民政、社保、医保、退役军人等6个服务窗口进行整合,实行AB岗错时延时工作制,实现“一窗受理、综合服务”。

未来,临河区将继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子,不断织密社区网格,夯实议事协商根基,提高精细化治理,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良好的党建引领社区“微网实格”治理体系,运用“微”治理,真正把事情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