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巴彦淖尔公安反诈警情周通报,12月16日—22日,我市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有:刷单返利诈骗,占比28%;虚假购物、服务诈骗,占比27%;冒充电商、物流诈骗,占比18%;其他类型诈骗,占比18%;贷款、代办信用卡诈骗,占比9%。
案例一:抵制诱惑,遇到问题要及时报警
乌拉特前旗居民张先生收到陌生网友的交友信息,其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下载了一款聊天软件,注册登录后,客服称只要充值成为会员,即可和心仪的女士线下约会,张先生信以为真,便在客服引导下多次进行充值。之后,客服又以张先生操作失误为由,诱导张先生再次转账,并称随后将全部返还,后其意识被骗遂报警,共计被骗10万余元。
案例二:陌生电话要警惕,不要轻信骗子的谎言
五原县居民李女士接到陌生电话,称其购买的保险即将到期,现需要关闭手机免密支付功能,否则下月便会自动扣款,信以为真的李女士便点击了对方发来的链接,在对方的一步步引导下,将手机银行验证码提供给对方,又与对方进行视频对话,直至收到银行转账短信后,李女士意识被骗遂报警,共计被骗5万余元。
警方提示
1.网络交友需谨慎,勿点击陌生链接,不要轻信对方口中的“充值、投资”,警惕各类“恋爱诈骗陷阱”,切勿被对方的花言巧语哄骗,务必小心谨慎,切莫随意转账或汇款。发现被骗后,要保存好相关证据,第一时间报警!
2.凡办理各类服务事项,一定要到正规的官方机构或平台办理。对于短信、电话、网络平台等发送的相关服务信息,不要轻信,更不要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轻易转账汇款。
巴彦淖尔晚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