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间道路平整通畅,将村组紧密相连;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路旁栽着各种苗木,将环境装扮得优美宜人……今年以来,杭锦后旗多措并举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因地制宜打造“五好两宜”和美乡村,以“绣花”功夫描绘和美乡村幸福底色,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建引领,激活人居环境整治新动能。杭锦后旗以“党建+”工作模式为抓手,通过“党建+示范带动”“党建+宣传引导”“党建+制度管理”等推动党建工作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度融合,掀起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冬季攻势”。在陕坝镇中胜村,党员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率先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带动村民积极参与,大家齐动手,向卫生死角、乱堆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宣战”,聚焦村组道路、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以“人力+机械”的方式开展地毯式清理,全面提升乡村“颜值”。村民李双柱说:“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还给我们配备了垃圾箱,我们更应该爱护环境,积极打扫,让我们的村庄越变越美,我们生活就更舒心。”在蛮会镇,各村的党支部书记全部出动,他们手拿话筒,拎着音箱,行走在村里的各条小巷,通过移动“小喇叭”,向村民们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他们不仅在村道上宣传,还深入到村民的庭院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倾听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村民的参与热情被充分激发,大家自发地拿起清扫工具,清理自家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形成了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开展志愿服务,群策群力共管护。在二道桥镇,一支支巾帼志愿服务队正以独特的风采,为人居环境整治注入不竭动力。志愿者们深入村庄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角落,她们手持扫帚、簸箕等清洁工具,所到之处,垃圾与杂物皆被清扫干净。在清扫过程中,她们还向村民们宣传环保知识,号召大家共同爱护家园。近年来,杭锦后旗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升志愿服务质量与水平,推动志愿服务更好融入社会治理大局,让“志愿之火”呈燎原之势,助力和美乡村建设。
和美乡村展新颜
完善机制,确保人居环境整治长效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长期工程,没有休止符,需要久久为功,才能确保治理到位。严格落实党员干部包片责任制和人居环境整治评比制度,进行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评比,形成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让红榜村发挥正向引领作用,提升整治效果,黑榜村“出出汗”“红红脸”,正视存在问题,限期整改,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建管并行,让人居环境看得见、保持住。
加大基层治理力度,让乡村焕发新气象。乡村美,看“颜值”,更重“气质”。杭锦后旗各镇陆续推出积分兑换制度,将人居环境整治由“村里事”变成“家家事”,引导村民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受益者,让“小积分”兑出“大文明”。双庙镇太荣村制定出详细的人居环境积分制方案,各社社长每周检查一次环境卫生,检查结果汇总后上报村积分评定组,记录积分,每月进行一次大检查并发放积分卡。对不合格的农户督促整改后,可继续到村委会领取积分。村民可凭一年积攒的积分卡兑换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用品。“通过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激发了群众助力乡村发展的热情,也展现了乡村振兴新气象。”太荣村党支部书记刘开刚说。
同时,杭锦后旗各镇通过评选最美庭院、最美环境、最美村民等,让文明新风吹进群众心田,广大群众从“站着看”到“动手干”,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文明蔚然成风。
如今的杭锦后旗,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广泛参与,改善人居环境已经成为农村“新风尚”。伴随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不断深入,一个个村庄以蝶变之姿展现出乡村之美,绘就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