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乌拉特后旗公安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大力推动实现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一体化”,全力打造建成集办案区、案件管理区、涉案财物管理区以及其他辅助功能于一体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执法质效得到大幅提升。
坚持实战引领,推动执法办案“一站式”。新建运行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总投资500余万元、总面积1600平方米,坚持“高效实战、专业安全、因地制宜、服务基层”工作导向,采用国内先进人脸识别跟踪抓拍技术,可实现无死角全流程轨迹音视频录制,并设置办案区、生活区、办公区、体检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区和检察院驻中心工作室等“五区一室”。
该中心是全市首个与“两所一队”(行政拘留所、看守所、法制大队)同步建设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并与旗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实现体检不出中心,投押不出院,既节约投送时间和警力,又有效解决嫌疑人外出体检就医风险。同时,执法办案管理中心24小时全天候运行,办案警力得到最大程度缓解和释放,执法效能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坚持科技引领,构筑执法监督“主阵地”。将“大数据”赋能执法监督,建成集“服务、管理、监督”三大职能为一体的执法办案监督中心,建立“提醒、催办、整改”预警处置和“通报、考评、纪检问责”问责问效机制,对执法要素进行全时空跟踪、全流程闭环式监督,案件执法质量显著提升;建立涉案财物集中保管工作机制和日清日结工作机制,规范涉案财物的登记、移交、保管、移送、处置环节,实现涉案财物监督“全闭环”。
坚持配强队伍,打造案件管理“尖刀队”。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配置法制员和专职警力,进一步明确执法监督和案件管理责任人和工作目标,对“人、案、物、场、卷”等执法要素进行全环节监督;积极探索建立陪审结对工作机制,选派长期从事刑侦工作、办案经验丰富的骨干民警,建立“主办侦查员+中心陪审员”讯问模式,通过新老民警“传帮带”,提升青年民警能力水平。
坚持协调联动、机制创新,筑牢执法风险“防火墙”。充分发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执法办案“大本营”和全要素管理“牵引器”作用,全力加强法制部门接报案与立案前置监督管理,实现案件卷宗智能化管理,建立法律援助律师派驻值班、翻译聘请等工作机制,并设置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区域;按照“24小时运转、全天候保障”工作要求,配齐配强场所管理、案件审核、执法巡查、合成作战等环节专业队伍,严格落实“一站式”办案机制。
同时,依托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进一步强化公检法共商共建,设立公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推动侦、诉、辩、审各环节在中心“一站式”协同高效办结;严格落实追责问效工作机制,建立常态化例会点评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刚性化监督管理体系,每日、每周、每月巡查通报执法问题,综合运用绩效考评、督察问责、岗位调整、“四种形态”等方式,全力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