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河区车站街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小区为基本单元,着力打造居民“红石榴议事会”,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基层治理的新路径,实现居民提议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建强组织体系,搭好居民议事平台。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推选成立了由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结对共建在职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五老”成员和有威信的党员居民代表等组成的“红石榴议事会”,按照“六步议事法”(广泛征集、深入调查、多方参与、集体研究、分层分类、公开公示),全面规范居民协商议事程序和规则,推进协商议事工作有序开展。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灵活运用活动广场、小公园、亭台楼宇等场所,搭建“议事点”“议事亭”“议事长廊”等载体,定期集中收集群众意见,不断畅通居民议事反馈渠道。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议事协商72场次,参与人数1300多人次,实现了协商议事成效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完善议事机制,畅通居民议事渠道。打造“四色”解决法,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实行“红、橙、黄、绿”分级分类管理,将居民反映的问题分为绿色即办件、黄色待办件、橙色上报件、红色预警件,能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整理形成议事议题,告知当事人并上报社区党支部,通过组织召开社区“红石榴议事会”集中分析处置。针对老旧小区人车分离改造、公共场所新增休闲座椅、单元门维修、小区绿化等事项,通过召开微型“红石榴”居民协商会,召集小区居民代表分析研判,将协商内容以“线上+线下”的方式,通过社区公示栏和小区微信群进行公示,在充分征求民意的基础上分类处置,确保各类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处置,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社区”。
创新议事载体,优化提升工作效能。以“红石榴议事厅”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小切口”,社区党员和群众联手打造了以“123”(坚持“1条主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2个作用”:充分发挥主题公园在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凝聚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共识两方面的作用;“3个融入”:把党的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相融入、园林景观与民族元素相融入、多样活动与志愿服务相融入)为主题的社区公园,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无形”的方式融入老百姓“有形”的日常生活中。公园建成以来,开展各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活动30余次,参与群众人数达11000余人次,成为促进辖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学共享共乐的新地标。
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创新载体,“红石榴议事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各族群众日常生活和决策议事全过程各方面,让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生动。同时,临河区车站街道充分发挥“红石榴议事厅”在“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上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百名干部访万户”征集民意行动,收集到加强无物业小区管理、天然气改造、巷道硬化亮化等22件民生难点热点问题。协调共建单位解决了养老服务中心天然气接入、平房区路面破损等民生痛点难点问题,实现在城市更新、民生保障、服务辖区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建立“议事厅点单、党组织下单、共建单位接单”的工作模式,以“一个支部一件实事、一名党员一项承诺”为抓手,开展“网格六亮、十大百小”活动(支部亮标志、亮职责、亮实事,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认领十件民生大实事百件小微心愿),推动一批重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形成了“大抓党建、大抓基层”的浓厚氛围。